聽到這話,劉昆和傅達禮不禁又一次對視一眼,眼中都流露出些許驚訝之色。
但既然身為正史欽差的折爾肯已經發話了,他們也不好再多說什麼,隻好紛紛點頭應道:“那好吧,一切全聽折爾肯大人安排。”
就這樣,眾人決定暫且先將此事擱置到第二天再做定奪。
劉昆滿心遺憾地緩緩走出了折爾肯的驛館,那沉重的腳步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一般。
他心中對朱國治充滿了憤恨,正是因為此人耽誤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導致事情發展到如今這般棘手的地步。
而對於折爾肯,劉昆更是痛恨不已,明明自己已經苦口婆心地進諫,可對方竟然充耳不聞!
這兩個人隻為了保住自己頭頂上那頂小小的烏紗帽,便膽小如鼠、畏首畏尾,根本不敢做出任何決斷。
然而,劉昆也深知以自己區區一個同知的身份和力量,實在難以扭轉乾坤,去改變這已然板上釘釘的局麵。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長歎一聲,隻能黯然離去。
再說這劉昆前腳剛走,折爾肯為求萬無一失,當即便鋪開紙筆,將今日劉昆所言之事詳細地書寫成了一道密折。
他反複斟酌字句,確保每一處都能準確無誤地傳達出其中關鍵信息。
待密折寫就,折爾肯小心翼翼地封好信封,並喚來一名親信差役,鄭重其事地囑咐道:“此乃關乎重大之事,務必速速送往京城,親手交予聖上,不可有半分延誤!”
那名差役領命而去,懷揣著密折快馬加鞭直奔京城。
折爾肯則暗自思忖:隻要此事告知康熙皇帝之後,便可靜待聖上下旨。若皇上決定暫停吳三桂的搬遷事宜,那自己便能左右逢源,兩麵討好。
如此一來,既能不得罪勢力龐大的吳三桂,又不會觸怒至高無上的康熙皇帝,豈不是兩全其美?
想到此處,折爾肯不禁微微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未來平步青雲的美好景象。
傅達禮哪有這份悠閒心思啊!
夜深人靜之時,他竟然像塊狗皮膏藥似的黏在了折爾肯的房間裡,死活不肯踏出房門半步。
隻見他嘴巴不停地張合著,滔滔不絕地對折爾肯念叨個不停:
“我說折大人啊,您瞧瞧這劉昆的提議多好呀,那簡直就是天衣無縫,咱就得照著這個法子去辦才行呐!還有哇,得趕緊讓那湖南總督和四川總督調動兵馬,牢牢扼守住各個交通要道。不過呢,說起這貴州總督甘文焜嘛,他可是指揮不了提督李本深和巡撫曹申吉的……”
剛開始的時候,折爾肯倒也耐著性子聽他講。
然而,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傅達禮依舊沒完沒了地絮叨著同樣的話,折爾肯終於忍無可忍,臉上露出極為不耐煩的神色來。
隻聽得他冷哼一聲道:
“哼!傅達禮大人,照您這麼說,如果我把您剛才提到的那些事兒全都給辦了,萬一中間出了什麼岔子,惹得皇上龍顏大怒,降罪下來,要掉腦袋的可不就是我咯……”
聽到這話,傅達禮頓時滿臉愁苦之色,一雙眼睛可憐巴巴地望著折爾肯,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哎呀呀,我的欽差大人呐!咱們身為臣子,不就是該儘心儘力地為皇上辦事、為朝廷效力、為咱們滿洲八旗的大清國鞠躬儘瘁嗎?又怎能因為害怕會被牽連其中,就連正事都不敢去做了呢?”
折爾肯鼻子裡發出一聲重重的冷哼,臉色陰沉地說道:“傅達禮啊傅達禮,今日之事老夫暫且記下了,休要再提!待到明日再說吧。你且速速回去歇息去吧!”
說完便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傅達禮麵露難色,似乎還想再說些什麼,但看到折爾肯那堅決的態度和冷漠的神情,隻得無奈地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把話咽了下去。
隻見他恭敬地向折爾肯行了一禮,然後緩緩說道:“大人……既然如此,那下官先行告退。隻是此事關乎重大,還望大人您能慎重考慮,三思而後行啊!下官這就回去了。”
言罷,又伸手作揖行禮,這才轉身離去。
而此時的折爾肯早已氣得渾身發抖,他一下子癱倒在床上,用被子蒙住頭,根本不想再聽傅達禮多講一句廢話。
心中暗自惱怒道:這個傅達禮,真是不知好歹!我看吳三桂一直以來對我都極為尊敬,哪有半點造反的跡象?
自從自己奉命來到雲南之後,吳三桂對他可謂是畢恭畢敬,不僅常常送來各種珍貴的財物,更是想儘辦法讓他在昆明過得舒適愜意,吃香喝辣。
而且每回自己前往吳三桂的府邸,與其商討有關撤藩的事宜時,吳三桂也總是表現得客客氣氣的,頂多就是提出一些合理的條件而已。
折爾肯心裡琢磨著,吳三桂之所以會提出這些條件,無非就是想要確保自己一家老小在遷往遼東之後,依然能夠過上優渥的生活。
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這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隻要朝廷能夠滿足吳三桂所要求的一切,給予他足夠的保障和好處,那麼他實在是沒有任何理由去冒險起兵造反啊!
想到這裡,折爾肯愈發覺得傅達禮純粹是杞人憂天、危言聳聽。
更何況他兒子孫子都在北京城,他如果造反,豈不是會害了兒子孫子嗎。
傅達禮心事重重地回到房間後,緊閉房門,坐在書桌前沉思片刻,然後鋪開一張信紙,提起筆來,蘸滿濃墨,開始給當今聖上康熙皇帝書寫一封密信。
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每一個字都斟酌再三,力勸康熙陛下當機立斷,立即停止撤藩之舉,以免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
與此同時,朱國治結束一天繁忙公務後,邁著輕快的步伐踏入家門。
一進家門,他便迫不及待地吩咐下人準備美酒佳肴,想要好好放鬆一下。
不多時,幾碟精致小菜和一壺醇香美酒就擺在了桌上。
朱國治端起酒杯,輕抿一口,頓時覺得神清氣爽,心情愉悅起來。
不知不覺間,他已喝下數杯,漸漸地有了幾分醉意。
這時,他看到一旁的小妾翠兒正含情脈脈地望著自己,不禁心旌蕩漾,一把將她攬入懷中,兩人相擁而眠。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