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那劉昆,這一整天都鬱鬱寡歡,心中對朱國治充滿怨恨。
在他看來,正是因為朱國治辦事不力,才導致事情進展如此緩慢;而那位欽差大人折爾肯更是膽小如鼠,遇到問題隻知退縮逃避,絲毫不敢承擔責任。
想到這些,劉昆越發生氣,索性打開酒罐子,自斟自飲起來。
起初,他還想著叫上好友畢大同一同暢飲,但轉念一想,若是自己喝醉之後口無遮攔,不小心將此事透露給了畢大同,那可如何是好?
到時候畢大同若心生不滿,記恨於自己,萬一他再去向吳三桂告發,自己豈不就成了不忠不義之徒?
思及此處,劉昆打消了這個念頭,獨自一人悶頭喝酒。
不一會兒功夫,他已經灌下整整兩壇烈酒,最終醉得不省人事。
下人們見狀,趕忙上前將他攙扶至床上休息。
即便到了半夜,當下人前來呼喚時,劉昆依然沉醉夢鄉之中,毫無反應。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屋內,折爾肯和傅達禮早早起身。
他們洗漱完畢後,各自坐上轎子,緩緩朝著巡撫衙門行去。
一路上,街道兩旁的百姓紛紛駐足觀望,好奇地猜測著這兩位朝廷大員此行的目的。
這朱國治依然是起晚了,甚至還讓兩位欽差,等了自己半個時辰。
不過折爾肯和傅達禮也沒有多說話,三人一同去了平西王府。
一路上,這三個人都心懷鬼胎,各自有著自己的盤算和小心思。
特彆是朱國治,他一路上都在心裡默默念叨著:等到了平西王府,我隻要緊閉嘴巴,一言不發,應該就不會惹惱吳三桂這尊大佛。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他們腳下的步伐也不自覺地加快了幾分。
沒過多久,平西王府那宏偉壯觀的大門就出現在了眼前。
門口的下人們見有人前來,趕忙進去通傳。
不多時,三人便被一路引領著來到了吳三桂的議政殿門前。
要知道,以往他們與吳三桂會麵交談,通常都是在吳三桂的書房裡,這議政殿可是很少涉足之地。
今天不知為何,吳三桂竟會選擇在此處召見他們,著實讓三人心中暗自揣測起來。
進入議政殿後,隻見正上方端坐著平西王吳三桂。
他身穿華服,氣宇軒昂,不怒自威。
見到三人進來,吳三桂臉上露出了和藹可親的笑容,抬手示意道:“嗯……三位大人呐,趕緊座……趕緊座呀……”
聽到這話,折爾肯、傅達禮和朱國治連忙躬身行禮,齊聲說道:
“下官折爾肯,參見平西王……”
“下官傅達禮,參見平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