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朱國治,參見平西王……”
行完禮後,三人這才小心翼翼地在座位上落座。
吳三桂見狀,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轉頭對一旁的侍從吩咐道:“快給三位大人上茶!”
侍從得令後,迅速退下準備茶水去了。
一時間,議政殿內陷入了短暫的安靜,隻有輕微的腳步聲和杯盞相碰的聲音偶爾響起。
“三位大人,今日大駕光臨平西王府,不知有何貴乾呢?”吳三桂麵帶微笑,拱手作揖地問道。
隻見那折爾肯嘴角微微上揚,發出一陣嗬嗬輕笑:“王爺啊,此前您可是親口應允過,說是會在十一月底的時候,便動身搬遷……隻是不知道現如今進展如何了呀?”
話音未落,吳三桂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但緊接著他卻又仰頭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哈,欽差大人難道還信不過本王之言語不成?”
聽到這話,折爾肯連忙起身,恭恭敬敬地說道:
“王爺言重了,下官怎敢對平西王有所猜疑呢!實在是朝廷那邊催得太緊啦,這不,昨日下官剛剛收到來自朝廷的聖旨,上頭明令催促平西王儘快啟程上路啊。”
說罷,他小心翼翼地抬眼觀察著吳三桂的反應。
吳三桂皺起眉頭,輕歎一聲道:
“唉!欽差大人您也是清楚的,我這雲南之地需要搬遷的人員名單,早就已經呈報給朝廷知曉了。足足有十七萬五千餘人之多啊!光是用來搬運行李和家當所需的牛馬車,目前都還差著五六萬輛呢……您瞧瞧這情形,叫本王如何能快得了喲?”
說著,吳三桂伸出左手輕輕拍打右手,滿臉都是無可奈何的神情。
折爾肯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笑道:
“王爺所言極是……此次朝廷可是下足了功夫啊,特地給王爺送來了整整三萬輛牛馬車呢!不僅如此,那四川、湖南、湖北以及貴州等地的民間牛馬,也都儘數被朝廷征用,一路馬不停蹄地送往雲南了呀……不知平西王對此有何打算?”
吳三桂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他緩緩地伸出雙手,向著天空恭敬地作揖行禮,朗聲道:
“皇上對本王之隆恩浩蕩,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吳三桂此生此世沒齒難忘呐!”
言罷,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劉玄初,和聲吩咐道:“玄初啊,你來與三位大人詳細講講,咱們應當如何妥善安排這次的搬遷事宜。”
隻見劉玄初趕忙起身,對著眾人拱手一禮,應聲道:“謹遵王爺之命!”
就在這時,隻見劉玄初不慌不忙地把手伸進懷中,摸索片刻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本賬冊。
緊接著,劉玄初清了清嗓子,開始逐字逐句地念起上麵記載的內容來:
“平西王所屬舊部,以及將要北上遷徙的人口總數共計一十七萬五千六百二十六人。其中士兵五萬四千名,平民則有十二萬一千六百二十六人之多。
按照預定的計劃安排,士兵將於十一月底率先啟程向北搬遷。
待到他們所乘坐的牛馬車成功渡過長江之後,便會換乘由朝廷新調配而來的牛馬車繼續前行。
而原來用於運載士兵的那些牛馬車,則需原路返回雲南,裝載民眾們出行所需的行禮和輜重物品,再次踏上向北遷移的征程。至於具體的遷移批次劃分,士兵作為第一批先行出發;而平民則分為三個批次依次北遷……”
就這樣,劉玄初一字不差地足足朗讀了一刻鐘之久,才終於把賬冊上的所有內容,完整無誤地傳達給在場的另外三人。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