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劉玄初的家中。
夜半三更時分,整個劉府都沉浸在深沉的夢鄉之中。
此時,正躺在溫暖被窩裡,睡得正酣的劉玄初,忽然被窗外傳來的一陣急促腳步聲和低聲的通報聲驚醒。
他猛地睜開雙眼,眼神中瞬間閃過一絲驚愕與警覺。
待聽清是吳三桂來訪的消息後,他那原本還有些迷糊的腦子瞬間清醒過來,如同被冷水潑麵一般。
劉玄初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立刻從床上翻身而起。
他的動作迅速而慌亂,雙手忙不迭地去抓放在床頭的衣物。
由於太過匆忙,他的手不小心碰到了放在床邊的燭台,燭台上的火苗劇烈地晃動了幾下,險些熄滅。
好不容易穿好衣服,他又匆匆整理了一下自己有些淩亂的頭發,連腰帶都係得歪歪扭扭。
但他顧不上這些細節了,三步並作兩步地朝著書房奔去。
到了書房,他看到吳三桂正背著手,在書房裡緩緩踱步。
劉玄初急忙快走幾步,來到吳三桂麵前,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
“玄初啊......你跟隨本王二十多年了,何必這麼客氣!”吳三桂微微轉過頭,看到跪地的劉玄初,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容,擺了擺手說道。
劉玄初嗬嗬一笑,抬起頭來,說道:“如今隻是行王禮,日後玄初盼望能行三跪九叩大禮,玄初亦是高興啊。”
他這話裡暗藏深意,似乎在暗示著吳三桂未來將會有更加尊貴的地位。
吳三桂聽完,先是微微一怔,隨即放聲哈哈大笑起來。
那笑聲在空曠的書房裡回蕩,仿佛要衝破這寂靜的黑夜。
他走到劉玄初身邊,伸手將他扶起,說道:“玄初,我且問你,若本王起兵,應該以什麼理由?”
其實劉玄初心中早就像明鏡似的,他太了解吳三桂了。
他心想,吳三桂總不能說,康熙不讓他在雲南住了,他才起兵的吧,這理由傳出去實在是太牽強,難以服眾。
他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腦海中迅速地思索著合適的起兵理由。
過了片刻,劉玄初眼睛一亮,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
“王爺,明亡沒有多久,人心思舊。如今這天下百姓,還有許多人懷念著故明舊事。我們宜立明朝後裔奉以東征。
您想啊,那些老臣宿將們,他們大多都曾在明朝為官,對明朝有著深厚的感情。
若我們以恢複明朝為旗號,他們無不願當前驅,為我們衝鋒陷陣。而且,這樣一來,我們在百姓心中也能占據大義之名,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響應。”
吳三桂聽完,緩緩地點了點頭,摸著下巴上的胡須,說道:
“嗯,以明朝為由,頗有道理。如此一來,本王起兵便師出有名,也能讓那些心懷異心之人無話可說。”
其實吳三桂明白,他要舉兵反清,就得借用複明這麵旗幟,去激發潛在於漢族官兵和廣大漢族人民中間的民族感情,吸引他們到反對滿洲貴族統治的浪潮中來。
在這風雲變幻、局勢波譎雲詭的時代,吳三桂的內心猶如那波濤洶湧的大海,始終難以平靜。
尤其是對於劉玄初提出要立明朝後裔這一主張,他的內心就像被一張無形的大網緊緊纏住,屢屢陷入糾結的泥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