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時,晨曦的微光灑在吳三桂的臉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
他去了方光琛的家中,再聽聽他的看法。
一路上,他的心情格外沉重,腳步也顯得有些拖遝。
當他來到方光琛的家中時,屋內布置得簡單而雅致。
吳三桂坐定後,試探性地問起要不要反清之事。
然而,方光琛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眼神閃爍,避而不談這個話題。
他一會兒說起最近的天氣,一會兒又聊起了京城的一些趣事,就是不觸及反清這個核心問題。
吳三桂心中一陣失落,但他還是強忍著沒有發作,無奈之下,隻得起身離開了。
次日,吳三桂依然沒有放棄,他再次來到了方光琛的家中。
此時,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屋內的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吳三桂再次提及反清之事,可方光琛依然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說正題。
他的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可吳三桂卻覺得那笑容背後隱藏著無儘的深意。
吳三桂心中充滿了疑惑和無奈,他不知道方光琛到底在想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他默默地坐在那裡,眼神有些空洞,仿佛陷入了一個無解的謎題之中。
這方光琛啊,那可是吳三桂相交多年的至交好友。
想當年,兩人在少年時期便結識,那時候的他們,皆是意氣風發、壯誌淩雲之輩。
從相識的那一刻起,方光琛便認定了吳三桂,從此死心塌地地跟隨他南征北戰。
在那漫長的歲月裡,他們一同經曆了無數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
每一場戰役,方光琛都在吳三桂身旁出謀劃策,為他排憂解難;每一次危機,兩人都相互扶持,共同度過。
他們的情誼,在戰火的淬煉中愈發深厚。
如今,眼瞅著大事在即,吳三桂滿心期待著方光琛能一如既往地與他並肩作戰,可誰曾想,方光琛卻仿佛突然打了退堂鼓。
他變得沉默寡言,麵對吳三桂的詢問總是含糊其辭,這讓吳三桂著實摸不著頭腦。
吳三桂心裡犯起了嘀咕,這方先生向來是個有主見、有謀略的人,怎麼到了這關鍵時刻,卻如此讓人捉摸不透呢?
索幸到了第三日,吳三桂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決定再次登門來到方光琛的家中。
他帶著幾分急切,幾分期待,跨進了方光琛家的大門。
一見到方光琛,吳三桂便笑著打趣道:“方先生,你這個老狐狸就彆再裝了。難不成我吳三桂都三顧茅廬了,你還不肯跟我說實話嗎?”
那笑容雖然掛在臉上,卻難掩眼中的焦急。
方光琛聞言,微微抬起頭,看了看吳三桂,緩緩說道:“王爺,您為何不問玄初?”
吳三桂聽後,輕輕搖了搖頭,鄭重其事地說道:“本王想聽聽方先生的意見。在本王心中,這天下之事,能與本王共謀大計者,非方先生莫屬。”
方光琛聽了吳三桂這番話,微微點頭,轉身走到桌前,拿起茶壺,給吳三桂倒上一杯茶水。
那茶水從壺嘴緩緩流出,在杯中濺起小小的水花,散發出淡淡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