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爾肯與朱國治心中暗自揣測,吳三桂這是要公然拉攏這些將領,與朝廷作對嗎?還是另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隻見吳三桂輕輕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失望之色,隨即一揮手,斷然答道:“哎!此言差矣!我等是靠聖上的恩賜!”
聽到吳三桂這句話,朱國治先是一怔,隨即反應過來,臉上露出了一絲諂媚的笑容,嘿嘿一笑道:
“是啊,王爺說的不錯,正是聖上的洪福恩賜,才讓大家有著榮華富貴呢。”
他邊說邊用眼角的餘光偷偷觀察著吳三桂的神色,試圖從他的表情中揣摩出他真正的心思。
而殿中的將領們,聽到吳三桂的話後,也都微微一愣,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
他們原本以為吳三桂會順著他們的話,進一步鞏固自己在眾人心中的地位,沒想到他卻將功勞都歸到了聖上的身上。
一時間,眾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隻能默默地跪在地上,等待著接下來的變故。
折爾肯微微頷首,臉上露出認同之色,點了點頭道:“不錯,王爺說到本官的心口上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眼神裡滿是感慨,
“若沒有聖上的恩賜,我折爾肯哪有這等機緣來到這山清水秀的雲南,還能有幸幫助平西王您籌劃北遷之事啊。這一路舟車勞頓,可一想到是奉了聖上旨意行事,便覺得渾身都有了使不完的勁兒。”
“欽差大人,您說的沒錯,不過您說的也錯了!”吳三桂悠然地捋了捋那長長的胡須。
“哦?不知下官所說,哪裡錯了?”折爾肯微微一怔,臉上閃過一絲驚訝,趕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問道。
吳三桂緩緩端起酒杯,那酒杯在他寬大的手掌中顯得格外小巧。
他將酒杯舉到嘴邊,仰頭痛飲一口,酒水順著他的嘴角滑落,打濕了胸前的衣襟。
隨即,他重重地將酒杯放在桌子上,酒杯與桌麵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回蕩在寂靜的房間裡。
他的眼神變得有些迷離,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緩緩說道:
“吾吳三桂,往昔深受大明聖上厚恩。聖上委吾以重任,令吾抵禦滿清。彼時,吾日夜堅守邊關,不敢有絲毫懈怠,唯念為大明守好那片疆土。
然,正當吾於邊關浴血奮戰之際,闖賊禍亂中原。李自成之叛軍如洶湧狂潮,迅速席卷大半中原。
京城告急,為保大明京城之安穩,為護宗廟社稷之尊嚴,為救萬千百姓之安危,吾不得已與多爾袞立下契約,借兵十萬,以報君仇!彼時吾心中唯有一念,即先擊退闖賊,光複大明江山。”
折爾肯聽聞,雙目圓睜,滿臉儘是震驚與憤怒之色。
他猛地站起身來,手指顫抖著指向吳三桂,聲音因激動而變得結巴:“你……你……”
其身軀因憤怒而微微顫抖,嘴唇氣得發紫。
他心中有千言萬語欲出,卻一時語塞。
那滿腔怒火,如熊熊烈火般在心中燃燒,幾欲將他吞噬。
他萬萬沒想到,吳三桂竟在此時提及這些陳年往事,且言辭間理直氣壯。
吳三桂冷笑一聲,語氣森然:
“哼……未曾想滿清不講道義,竟占據我朝京城,賴著不走。吾為求自保,隻得為大清效力,自山西、陝西起,一路平定四川、湖南,直至貴州、雲南,為大清打下半壁江山。
順治皇上恩準吾世代鎮守雲南,未曾料到康熙皇帝竟聽信小人讒言,連這雲南都容不下吾。吾本隻想偏安一隅,奈何康熙皇上不允,還派來欽差巡撫,屢次羞辱吾等!”
“平西王……哪有的事兒啊……”朱國治滿臉驚愕,連忙擺手否認,仿佛這個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然而,吳三桂卻不以為意,他突然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那笑聲在空曠的大廳中回蕩,讓人不禁心生寒意。
“朱大人,你何必如此緊張呢?”吳三桂笑著說道,
“我隻是想告訴在座的各位,我們今日所擁有的榮華富貴,無一不是仰仗著大明朝皇帝的恩澤啊!”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如今,永曆皇帝的陵墓依然靜靜地坐落在雲南篦子坡,而我們即將撤離此地。在離開之前,難道我們不應該向這位故去的君主致以最後的敬意,向他拜彆嗎?”
朱國治和折爾肯對視一眼,兩人都麵露疑惑之色,顯然對吳三桂的這番話感到十分費解。
他們實在想不通,吳三桂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折爾肯終於按捺不住,站起身來,直言不諱地問道:“平西王,如今已經是我們大清的盛世,為何還要去祭拜前明的國君呢?這豈不是有些不合時宜?”
朱國治聽到折爾肯的話,如醍醐灌頂一般,他也緊跟著站起身來,附和道:“是啊,平西王!那永曆皇帝可是您親手所殺,您又何必多此一舉去祭奠他呢?”
吳三桂猛地站起身來,滿臉怒容,他的手指直直地指向朱國治,仿佛要將對方戳穿一般,口中更是毫不留情地破口大罵:
“永曆皇帝固然是我吳三桂所殺,但那也是受滿清朝廷的脅迫!
朱國治啊朱國治,你本是大明的進士,理應忠君愛國,可你卻為了一己之私,竟然一手炮製了哭廟案、奏銷案、通海案,導致江南士子數萬人慘遭殺害……你這等行為,簡直是喪心病狂!”
吳三桂的話語如同驚雷一般在眾人耳邊炸響,然而,他的話還未說完,便被一陣嘈雜的聲音打斷。
隻見這文臣之中,有不少人紛紛站出來,這些人皆是來自江南地區,他們一個個義憤填膺,怒不可遏地指著朱國治,齊聲痛罵道:
“是啊,昔日朱國治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將江南府的狀元都視如草芥,一文不值!他不僅殺害了金聖歎、周通等數萬江南士子,更是犯下了無數令人發指的罪行……”
一時間,十幾個人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如同一股洪流般向朱國治席卷而去,他們曆數著朱國治在江南的種種貪腐行徑,以及他如何栽贓陷害無辜之人。
這突如其來的發難讓朱國治猝不及防,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額頭上也冒出了一層細汗。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