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複斟酌,他們最終決定借助山上的慧聰和尚之力,采用蠟丸封信的巧妙方法,通過漁船將消息送出福建。
當蠟丸順利抵達浙江境內後,負責攜帶蠟丸的慧聰和尚跨上一匹快馬,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去,徑直奔向京城。
話分兩頭,在說完耿精忠之後,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重要人物——尚可喜。
自從欽差梁清標攜帶著康熙皇帝的聖旨抵達廣州城後,他就一直未能得到尚可喜的召見。
這其中的緣由,其實並不難理解。
尚可喜內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他擔心一旦梁清標宣讀了聖旨,自己將會陷入一種兩難的境地,無論是選擇搬遷還是不搬遷,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而在驛館內,尚可喜的謀士金光與梁清標進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談。
通過這次交流,梁清標心中已然有了定數。
他明白,既然尚可喜不願召見自己,那他隻需耐心等待即可。
然而,就在此時,吳三桂反叛的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廣州城中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原本就猶豫不決的尚可喜終於有了底氣。
於是,他決定召見梁清標。
接到召見令的梁清標表現得異常坦然,他毫不猶豫地欣然前往王府。
然而,當他踏入王府大門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卻讓他瞠目結舌。
隻見王府內四處都是手持利刃的侍衛,戒備森嚴,如臨大敵。
而在議政殿外,一口巨大的油鍋正被熊熊烈火灼燒著,熱氣翻騰,仿佛要將人吞噬。
梁清標踏入尚可喜的議政殿,一股壓抑的氛圍撲麵而來。
他心頭一緊,暗自思忖:“這分明就是一場鴻門宴啊!”
他深知一旦自己將皇上的旨意宣讀出來,恐怕立刻就會招來殺身之禍。
然而,梁清標畢竟不是普通人。
他曾擔任過兵部尚書一職,不僅有著卓越的政治才能,而且一身文采也絕非浪得虛名。
麵對如此險惡的局勢,他並未表現出絲毫的畏懼。
進入議政殿後,梁清標隻覺得身後一陣發麻,仿佛有無數雙眼睛在暗中窺視著他。
他環顧四周,果然看到殿內各處都埋伏著刀斧手,他們一個個手持利刃,虎視眈眈。
這藩府之內,甲兵林立,如臨大敵,顯然是對他的到來充滿了戒備。
梁清標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氣,然後高聲說道:“下官梁清標,奉皇上之命,特來廣州麵見平南王。”
他雙手作揖,向尚可喜施禮,動作不卑不亢,顯得十分沉穩。
尚可喜坐在殿中,麵色凝重,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