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覺得很奇怪,於是他又重複了兩次這樣的占卜過程,結果卻都和第一次一模一樣。
這讓吳三桂更加堅信,自己以雲貴為根據地,實現割據長江南端的設想,一定是符合天意的。
方光琛對吳三桂進一步勸說道:“隻要我們運用‘漢高分羹之計’的策略,必定能夠引發天下震動。到那時,憑借我們強大的兵力,一來可以與清朝劃地講和,二來還可以要求他們將世子和世孫放回南方。”
吳三桂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接受了這一謀略。
如今,吳三桂已經成功地控製了雲貴和湖南的全部地區,其兵勢更是一路延伸到了長江南岸的湖北鬆滋。
與此同時,各地紛紛響應吳三桂的號召,他對自己的實力充滿了信心,認為完全有能力與清朝分庭抗禮。
於是,吳三桂決定以停止北進為條件,通過和談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即割據長江以南,並取回被清朝扣押的吳應熊和吳世霖等人。
此外,吳三桂深知滿洲騎兵的厲害,認為在平陽地帶難以與之抗衡,因此不敢輕易渡江,而是將軍隊駐紮在虎渡口。
不僅如此,方光琛還不遺餘力地勸說吳三桂不要渡江,甚至不惜使用反間計。
在他的挑撥下,原本深得吳三桂信任的劉玄初逐漸失去了寵信,而馬寶因為主張渡江北伐,也遭到了吳三桂的降罪。
因此方光琛深思熟慮後,揮筆疾書,洋洋灑灑地寫下了一道奏章。
這道奏章言辭懇切,字字珠璣,詳細陳述了吳三桂的請求,希望康熙能夠釋放吳應熊、吳世霖等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重要的奏折,吳三桂竟然沒有親自過目。
這一疏忽,使得方光琛和吳應麒的計謀得以順利實施,最終引發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血案。
次日清晨,早朝的鐘聲準時響起,大臣們魚貫而入,向康熙行禮問安。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康熙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待眾人站起身來,他緩緩掃視著群臣,目光如炬。
突然間,有兩人站了出來,步伐穩健地走到大殿中央,然後雙膝跪地。
“臣耿聚忠、耿昭忠前來請罪。”
康熙定睛一看,原來是耿精忠的兩個兄弟,耿聚忠和耿昭忠。
這耿精忠造反的消息,猶如一陣狂風,在一夜之間席卷了整個京城。
這兩兄弟自然也未能幸免,得知自家大哥造反的消息後,他們經過一番商議,決定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前來向康熙請罪,以表明自己的立場。
康熙見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你們二人,何罪之有?”
耿聚忠一臉凝重地說道:
“皇上,微臣的大哥耿精忠,竟然在福建起兵造反了!這實在是讓微臣始料未及啊!微臣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不僅要向皇上請罪,還要彈劾耿精忠的種種違法行徑。”
一旁的耿昭忠也趕忙附和道:
“是啊,皇上,耿精忠謀反一事,雖然與微臣二人並無直接關聯,但我們畢竟也是耿家的子孫。如今大哥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罪,微臣等實在難辭其咎,還望皇上降罪於微臣等,以謝天下臣民!”
康熙坐在龍椅上,微微頷首,麵沉似水地說道:
“汝二人雖是耿精忠的兄弟,但常年居住在京城,且都是朝廷的駙馬。那耿精忠造反,你們二人確實並不知情,所以無需過度擔憂。你們呐,就在這京城安心生活吧,至於你們的官職和待遇,一概照舊,不會有任何變化。”
耿聚忠和耿昭忠聽聞此言,頓時大喜過望。
他們原本以為,康熙即便不會立刻將他們處死,至少也會像對待吳應熊那樣,將他們關進大牢,當作人質。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康熙不僅沒有怪罪他們,反而讓他們無需擔心,一切照舊。
“多謝皇上隆恩!”二人齊聲高呼,然後再次重重地叩頭,以表達對康熙皇帝的感激之情。
康熙見狀,緩緩地從龍椅上站起身來,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地說道:
“吳三桂這個逆賊,竟敢起兵造反,擾亂天下!而耿精忠和孫延齡這兩個家夥,竟然也跟著吳三桂一起赴逆。不過,朕心裡很清楚,耿精忠並非真心想要謀反,他之所以會這樣做,完全是因為受到了吳三桂的脅迫啊!”
說到這裡,康熙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繼續說道:
“你們二人立刻給耿精忠寫一封書信,就說耿精忠是被吳三桂逼迫才造反的,他的內心其實有很多苦衷。如果耿精忠能夠迷途知返,再次投誠歸來,那麼朝廷不僅不會對他進行處罰,反而還會讓他戴罪立功,賜予他更多的城池、賦稅以及百姓。”
聽到康熙的這番話,二人連忙點頭應道:“謝皇上,我們一定謹遵聖旨,將您的意思原原本本地轉達給耿精忠。”
康熙微微一笑,似乎對他們的回答頗為滿意。
他接著說道:
“這吳三桂造反,朕隻誅殺他一人而已。至於其他那些人,有的是因為在吳三桂的地盤上,實在是走投無路,不得已才投降的;還有的則是受到了吳三桂的蠱惑,才會跟著他一起造反。但不管怎樣,隻要他們能夠及時醒悟,前來投誠,朕都會赦免他們的死罪。”
康熙的意圖已經非常明確了,在眾多謀反者當中,他隻需要吳三桂的項上人頭,至於其他的人,都可以免受懲處。
這一決定使得耿昭忠和耿聚忠如釋重負,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就在這時,刑部尚書莫洛突然開口說道:“皇上……”康熙見狀,微微頷首,表示讓他繼續說下去。
莫洛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繼續說道:“啟稟皇上,昨日微臣在審理朱三太子一案時,主犯焦三和張閣老二人,竟然供出了一個人……”
說到這裡,莫洛突然停頓了一下,似乎有些猶豫,然後他低下頭,用眼角的餘光偷偷瞄了一眼康熙。
康熙見狀,心中不禁有些好奇,追問道:“供出一人?是誰?”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