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咬了咬牙,終於下定決心,抬起頭直視著康熙,說道:“回皇上,此人便是駙馬吳應熊……”
話音未落,隻見康熙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至極,他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表情。
“吳應熊?他竟然也參與了朱三太子的造反案?”康熙的聲音中充滿了驚愕和憤怒。
要知道,朱三太子一案早在正月時就已經結案了,沒想到現在又牽扯出了吳應熊這麼一個重要人物。
原來,焦三和張閣老這兩個人,無論如何都不肯交代他們所犯下的罪行。
於是,除了那些罪大惡極、必須處死的人之外,這兩個人就被關進了刑部的大牢裡,由莫洛親自來審問。
這三個月以來,莫洛可謂是想儘了辦法。
他好話歹話都說儘了,甚至連大刑都用上了,但這兩個人就是咬緊牙關,一個字都不肯吐露。
眼看著這件事情陷入了僵局,似乎已經沒有辦法再繼續下去了。
然而,就在大家都感到束手無策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吳應熊竟然也被關進了刑部的大牢!這個消息對於焦三和張閣老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轉機。
莫洛認為,吳應熊被投入大牢的消息,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他決定抓住這個契機,給焦三和張閣老一些甜頭,看看能不能讓他們開口。
於是,莫洛向二人許下了承諾:隻要他們能夠如實交代案件的詳情,那麼他們就可以免受淩遲之苦,改為絞刑。
不僅如此,他們的家產和家人等也都不必被沒收充公。
換句話說,隻要他們肯招供,那麼僅僅是處死他們兩個人就可以了。
麵對這樣的條件,焦三和張閣老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最終還是選擇了接受。
畢竟,相比於淩遲這種殘酷的刑罰,絞刑已經算是比較仁慈的了。
而且,能夠保住自己的家產和家人,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於是,在莫洛的威逼利誘下,這兩個人終於鬆口,將案件的真相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皇上,據這二人供述,吳應熊在朱三太子案發之前,曾親自前往朱三太子的巢穴,與他商議謀反之事。
不僅如此,焦三和張閣老也都去過吳應熊的府上,與他共同謀劃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更有甚者,朱三太子竟然還將一塊前明皇帝的大印贈給了吳應熊,並轉交給吳三桂……”
康熙聽到此處,心中一陣悲涼,他緩緩地閉上了雙眼,深深地歎了口氣,喃喃道:“哎……吳應熊啊吳應熊,朕對你如此器重,你卻如此辜負朕的信任!”
這時,一旁的高士奇見康熙麵露難色,連忙跪地奏道:“皇上,吳應熊雖然貴為駙馬,但他父親吳三桂謀反,他自己也參與其中,此等逆臣賊子,理應誅殺,以謝天下!”
陳廷敬見狀,也趕忙站出來附和道:“臣附議!吳應熊一死,平定吳三桂之亂,必定指日可待。”
熊賜履也隨聲應和:“皇上,臣也附議。吳應熊的死訊一旦傳到吳三桂那裡,恐怕他也會因此而軍心大亂,無心戀戰了吧。”
一時間,朝堂之上,眾人議論紛紛,嘈雜之聲不絕於耳,其中尤以“誅殺吳應熊”的呼聲最為響亮。
然而,坐在龍椅上的康熙卻緩緩地搖了搖頭,麵露難色。
畢竟,吳應熊乃是他的姑父,這一層關係讓康熙實在難以狠下心來將其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