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定睛一看,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這道順治十四年的奏折上的字跡,與吳三桂最後一道奏折上的字跡竟然一模一樣!
“對上了,對上了,這道奏折必然是方光琛所寫。”康熙麵帶微笑,語氣輕鬆地說道。
他的目光落在手中的奏折上,仿佛已經看穿了其中的秘密。
一旁的蘇麻喇姑見狀,微微一笑,輕聲說道:“皇上,既然知道這奏折是何人所寫,那對於前線的事情,您也就更容易判斷了。”
康熙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說道:“姑姑所言極是,多虧了姑姑的提點啊。”
說罷,他的心情愈發愉悅起來,嘴角的笑容也越發燦爛。
緊接著,康熙起身離座,腳步輕快地離開了慈寧宮。
回到乾清宮後,他立刻吩咐內侍傳喚折爾肯與傅達禮前來覲見。
此時的折爾肯和傅達禮剛剛回到家中,尚未來得及歇息,便突然接到康熙的召見。
兩人不敢怠慢,急忙換上官服,匆匆趕回皇宮。
夜幕已然降臨,整個宮殿被燈火照得通明。
康熙早已在殿內擺好了酒宴,等待著二人的到來。
當折爾肯和傅達禮踏入殿門時,一股濃鬱的酒香撲鼻而來。
康熙見二人到了,連忙起身相迎,笑道:“二位愛卿一路辛苦了,快快請坐。”
折爾肯和傅達禮受寵若驚,連忙謝恩,然後在康熙的示意下落座。
這等殊榮,即便是朝中重臣明珠和索額圖,也未曾在宮中有過如此待遇。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康熙與折爾肯、傅達禮開始深入交談。
他們不僅聊起了二人在雲南辦差的種種經曆,還談及了吳三桂的為人和他在當地的勢力。
當然,康熙在聽取了二人對方光琛和劉玄初的講述之後,對於雲南的政局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皇上,據微臣所知,那方光琛對劉玄初的才能心生嫉妒。不僅如此,他還暗中與吳三桂的小兒子吳應麒勾結,一同聯手打壓劉玄初。”傅達禮一臉嚴肅地說道。
康熙聽聞此言,不禁瞪大了雙眼,滿臉狐疑地問道:“如此說來,這劉玄初與方光琛之間的關係相當不睦啊?”
“豈止是不睦?簡直就是水火不容!”折爾肯緊接著說道,“我們前往吳三桂的王府時,常常能目睹二人之間的爭吵,甚至有時還會惡語相向呢。”
康熙聞言,冷哼一聲,麵露怒色:“那吳三桂呢?他難道對此一無所知嗎?他就坐視不管嗎?”
傅達禮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解釋道:
“皇上,吳三桂又豈會不知其中內情?依微臣之見,吳三桂恐怕是擔心其中一人若心懷叵測,那可如何是好?故而,他寧願讓他們相互爭鬥,也不願輕易插手製止啊。”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