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摸著下巴,若有所思道:“如此看來,這方光琛呈遞此等囂張奏折,怕是有他自己的私心。他聯合吳應麒打壓劉玄初,想借此機會獨攬大權,左右吳三桂的決策。”
折爾肯連連點頭,應道:“皇上所言極是,那方光琛確實陰險狡詐,一直妄圖將劉玄初排擠出吳三桂的決策核心圈子。”
康熙聞言,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冷哼一聲道:“哼,他這如意算盤倒是打得挺響。不過,朕倒要瞧瞧,吳三桂究竟會不會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待傅達禮和折爾肯躬身告退後,康熙獨自一人在殿內沉思起來。
他心中暗自琢磨著:“觀之吳三桂帳下情形,似乎並非鐵板一塊啊。若能尋得良機,或許可以設法從中挑撥離間,讓他們自相殘殺。”
就在康熙思索之際,吳應熊被殺的消息如同一道驚雷,在天下引起軒然大波。
吳應熊的首級,被快馬加鞭送至荊州,高懸於城門之上,以儆效尤。
而此時的吳三桂,已然攻克了嶽州,大軍如狼似虎般駐紮在嶽州城內。
隨著嶽州的淪陷,湖南全境已儘數落入吳三桂之手。
這一天,吳三桂心情愉悅,大擺宴席,犒賞眾將。
宴席之上,劉玄初和方光琛分坐兩旁,表麵上看似一團和氣,實則各懷心思。
酒過三巡,眾人都有些微醺,劉玄初端起酒杯,站起身來,對著吳三桂說道:
“大將軍,如今的湖南,已經完全被我們占領了,這可是天賜良機啊!大將軍應該當機立斷,速速發兵渡江,趁著大清還立足未穩,清軍的後援尚未完全抵達荊州之際,立刻派遣大軍攻克荊州,然後一路北上,直搗黃龍,直撲京城啊!”
吳三桂聽著劉玄初的話,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笑容,他並沒有立刻回應,而是若有所思地看著劉玄初。
就在這時,一旁的方光琛突然插話道:“切……我說劉玄初,你這想法未免也太天真了吧!我們大將軍可是有更長遠的打算呢。他準備派遣五世喇嘛前往京城,與康熙進行和談。等世子吳應熊和世孫吳世霖平安歸來之後,再發兵也不遲啊!”
劉玄初聞言,臉色微微一變,他顯然對方光琛的話有些不滿。
此時的他,因為酒意上湧,膽子也大了起來,竟然直接站起身來,對著吳三桂說道:
“大將軍,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如今我軍士氣高昂,猶如烈火燎原,而且軍糧補給、戰馬火炮等物資都十分充足,三十萬大軍人人都渴望渡江北伐,建功立業。如此大好時機,若不抓住,恐怕日後就再難有這樣的機會了啊!”
“哼……”方光琛冷哼一聲,滿臉怒容,一雙眼睛瞪得渾圓,死死地盯著劉玄初,仿佛要噴出火來,他用手指著劉玄初,厲聲道,“劉玄初,你到底安的什麼心?如果世子吳應熊有個三長兩短,你承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麵對方光琛的質問,劉玄初卻顯得十分鎮定,他不緊不慢地說道:“方光琛,你這是在血口噴人!我劉玄初對世子忠心耿耿,怎會有二心?如今形勢大好,隻要我們渡江而上,不出三個月,必定能夠攻克北京城!可你卻屢屢阻撓大將軍北上,你究竟是何居心?”
這時,一直坐在一旁的馬寶突然站起身來,他滿臉怒色,毫不客氣地對方光琛說道:“方光琛,你休要在這裡胡言亂語!劉玄初所言句句在理,如今正是北上的大好時機,你卻橫加阻攔,難道你想貽誤戰機不成?”
本來,方光琛和劉玄初之間的爭吵,吳三桂幾乎從不乾涉。
這兩人鬥了一輩子,吳三桂也樂得看他們互相爭鬥。
然而,馬寶作為前鋒大將軍,竟然公然替劉玄初說話,這讓吳三桂心中有些不快。
吳三桂的眉頭緊緊地皺起,他的目光如刀般淩厲地瞪著馬寶,沉聲道:
“馬寶,你跟隨老夫已有二十餘載,這些年來,你確實立下了不少赫赫戰功。然而,老夫與方先生不僅是世交,而且他跟隨我吳三桂已長達五十餘載,你怎能如此無禮地與方先生交談呢?”
馬寶聞言,臉色微變,但他並未退縮,而是挺直了身子,直麵吳三桂的質問,道:
“大將軍,馬寶認為劉先生所言甚是。如今戰士們士氣高昂,求戰心切,紛紛渴望渡江北上,建功立業。許多人都期盼著能夠攻至遼東,祭拜自己的祖先。可如今,咱們卻在湖南停滯不前,已長達兩個月之久,這究竟是為何呢?”
說罷,馬寶對著吳三桂深深一揖,態度誠懇而堅定。
一旁的劉玄初看到馬寶被吳三桂訓斥,心中一驚,連忙站起身來,滿臉諂媚地附和道:“是啊,大將軍,您說得太對了!孫延齡、耿精忠和鄭經等人都已經積極響應我們起兵了。現在,隻要大將軍您下達一道將令,我們就可以立刻揮師北伐,長驅直入中原地區……”
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吳應麒粗暴地打斷了。
隻見吳應麒猛地拍案而起,怒目圓睜,對著劉玄初吼道:“劉玄初,你以為你是諸葛亮啊?就憑你也想北伐中原?你難道不知道嗎?我的大哥還在康熙那狗皇帝的手裡呢!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第一個就站起來殺了你!”
聽到吳應麒的怒吼,劉玄初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額頭上也冒出了一層細汗。
他有些慌張地解釋道:“應麒公子,您息怒啊。我這也是為了咱們的大業著想啊……”
還沒等劉玄初把話說完,方光琛也“嗖”地一下站了起來,嘴角掛著一絲冷笑,嘲諷道:
“哼,劉玄初,我倒是挺敬重你對大將軍的一片忠心耿耿的。可是,你看看你現在都乾了些什麼?居然和這馬寶勾結在一起,你們這是想要害死世子啊!”
“沒錯,他們就是要害死大哥!”吳應麒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恨和不甘,“若大哥死了,潘兒就會被立為世孫,而潘兒可是他們兩個從北京城帶來的啊!”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那兩人的深深懷疑和不滿。
然而,就在他的話還未說完時,突然間,一聲怒吼如同驚雷一般炸響,打斷了他的聲音。
眾人驚愕地望去,隻見吳三桂滿臉怒容,他瞪大了眼睛,額頭上的青筋暴起,怒吼道:“夠了!”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