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的這聲怒吼如同一股強大的衝擊波,使得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一顫。
原本嘈雜的場麵瞬間變得鴉雀無聲,眾人紛紛看向吳三桂,不敢再發出一點聲音。
吳三桂的胸膛劇烈起伏著,他顯然是被吳應麒的話激怒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稍稍平複下來,但臉色依舊陰沉得可怕。
這時,劉玄初又站了起來,他的臉上泛起一陣紅暈,顯得有些尷尬。
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鼓起勇氣看向吳三桂,輕聲說道:“大將軍……渡江北伐吧……”
然而,吳三桂似乎並沒有聽到劉玄初的話。
他的思緒早已被吳應麒的話所占據,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各種可能的後果。
如果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在北京出事遇難,那麼按照常理,自己確實會立吳世潘為世孫。
而到了自己百年之後,劉玄初和馬寶是否真的會依仗著將吳世潘從京城帶回雲南的功勞,肆意妄為呢?
以史為鑒,曆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啊!
劉玄初和馬寶,又能像諸葛亮和趙雲一樣,儘心儘力的輔佐幼主嗎?
想到這裡,吳三桂的眉頭緊緊皺起,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劉玄初不勸不要緊,他這麼一勸,讓吳三桂心生疑竇:“玄初,莫非……莫非你真的要害死應熊不成?”
吳三桂的聲音中充滿了懷疑和憤怒,他緊緊地盯著劉玄初,似乎想要透過他的眼睛看穿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劉玄初連忙解釋道:
“大將軍!劉玄初豈是那種人?我對您忠心耿耿,絕無半點異心。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您現在占據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如果不趁機起兵北伐,等到清軍完成戰場部署,我們就會陷入被動局麵。到那時,不僅難以渡江,更難以與清軍抗衡。”
說到這裡,劉玄初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借著酒勁繼續說道:“而且,隻要能夠渡江北伐,驅除滿清,就算是犧牲了世子世孫,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這是為了大明和漢人的大義啊!”
吳三桂聽了劉玄初的這番話,氣得臉色發青,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指著劉玄初怒斥道:“你……你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你這是在咒我兒子死啊!”
方光琛和吳應麒兩人在一旁看著,臉上露出了陰險的笑容。
他們知道,劉玄初的這番話已經徹底激怒了吳三桂,而這正是他們想要看到的結果。
就在這時,突然傳來一聲大喊:“報……”
這聲呼喊如同驚雷一般,將吳三桂從憤怒中拉回了現實。
吳三桂正坐在餐桌前,突然被一聲長長的報奏聲傳來,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
吳三桂心中一緊,連忙高聲喊道:“進來!”
門被緩緩推開,一個人快步走了進來,一進門便雙膝跪地,伏在地上,身體微微顫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