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輔臣看著跪在地上的汪士榮,又看了看手中的書信,一時間竟然不知如何是好。
一來,他實在不忍心辜負吳三桂的一片好意。
想當年,吳三桂對他可謂是關懷備至,不僅在他離開雲南時親自出城相送長達百裡之遙,更是慷慨地送上了兩萬兩白銀作為盤纏。這份深情厚意,王輔臣又怎能輕易忘卻呢?
二來,他同樣不願背叛康熙。
儘管自己在朝廷中僅僅待了短短數月,但康熙卻待他如親兄弟一般,關懷備至。
甚至在他離開京城的那一天,康熙還特意召見了欽天監,為他精心測算出行的吉日良辰。
不僅如此,康熙還賜予了他一把珍貴無比的蟠龍豹尾槍。
要知道,這把槍原本是順治皇帝遺留下來的一對,而康熙竟然毫不猶豫地將其中一支贈予了自己。
更令人感動的是,康熙還直言不諱地表示,每當看到這把槍時,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王輔臣。
此時此刻,王輔臣的目光恰好落在了中軍大帳中間擺放著的那把槍上。
刹那間,他的眼眶濕潤了,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再也無法抑製地奔湧而出。
一旁的汪士榮見狀,心中暗喜,連忙問道:“將軍,您可是想通了?”
王輔臣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嘴角泛起一絲苦笑,輕聲說道:“汪兄,此事關係重大,還容我再深思熟慮一番。你且先在此稍作歇息,待我考慮清楚之後,再做定奪。”
汪士榮見有希望,心中不禁一喜,連忙應承道:“好!那我便在此靜候將軍的佳音了。”
說罷,他拱手作彆,轉身離去。
且說這一夜,王輔臣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眠。
他心中暗自思忖,自己手中握有八萬大軍,這可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啊!
若是倒戈朝廷,吳三桂西進的道路將會被徹底阻斷,他絕無可能得逞。
然而,若是倒戈吳三桂,朝廷在西南便失去了一道重要的屏障,京城也將麵臨巨大的危機。
王輔臣深知自己的位置至關重要,正因如此,他才會成為雙方極力拉攏的對象。
這一夜,他的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可能的後果和選擇,讓他感到無比糾結和焦慮。
次日清晨,王輔臣早早地起了床,但他的心情卻依舊沉重。
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他依然沒有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如何抉擇,應該做出怎樣的決定才是正確的。
就在這時,黃九疇和龔榮二人匆匆趕來。
他們得知了汪士榮要策反王輔臣的消息後,心急如焚,生怕王輔臣會一時衝動,做出錯誤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