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再敗之後,隻得再次後退一百裡,安營紮寨。
此時,清軍和吳之茂的大軍在四川和陝西之間形成了對峙的局麵,雙方都不敢輕易發動進攻,一場持久的僵局就此展開。
清軍軍糧告急,這讓康熙憂心忡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當機立斷,命令身在陝西的四川新任總督周有德、巡撫張德地以及副都統擴爾坤等人,將還歸屬於大清朝的廣元地區所有的糧草,迅速運送到王輔臣的大軍前,以解燃眉之急。
就在這時,莫洛也如疾風般趕到了戰場。
他深知軍情緊急,不能有絲毫耽擱,於是果斷地下達了一道死令:命王輔臣率領軍隊再次渡關強攻。
王輔臣接到命令後,立刻意識到此次任務的艱巨性,但他毫不退縮,向莫洛請求道:“經略大人,渡關強攻實非易事,還望大人能再派下官兩千騎兵,以增強我軍實力!”
莫洛略作思考,便爽快地答應道:“好!你且先回營,本大人這就去安排!”
王輔臣心中稍安,謝過莫洛後,便轉身回到自己的營帳,開始緊鑼密鼓地整頓兵馬,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激烈戰鬥。
然而,當王輔臣看到莫洛派來的騎兵時,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心中更是猶如五雷轟頂一般。
原來,自從雙方合兵一處之後,所有的大軍都已完全歸莫洛掌控,而王輔臣所得到的這兩千騎兵,竟然都是些老弱殘兵,毫無戰鬥力可言。
王輔臣原本滿心歡喜地認為,莫洛會將自己平涼城本部的兩千騎兵如數歸還。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莫洛不僅沒有歸還他的騎兵,反而將他本部的好馬和年輕力壯的士兵都抽調走了。
留給王輔臣的,隻有那些老弱殘兵,以及多數已經無法再騎乘的戰馬。
王輔臣心中的憤怒如火山一般噴湧而出,他長歎一聲,說道:
“經略大人竟然把我的良馬都調走了,隻給我留下這些疲憊不堪、瘦弱不堪的士兵和戰馬,這分明就是想要置我於死地啊!”
然而,正當王輔臣準備帶著這些老弱殘兵再次入川時,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他的計劃全盤落空。
吳軍的鄭蛟麟部竟然兵分三路,對寧羌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這寧羌位於陝西境內,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大兵的後路所在。
康熙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立刻下令莫洛迅速前往救援。
莫洛無奈之下,隻得緊急將王輔臣調往寧羌。
王輔臣雖然心中對莫洛充滿了不滿,但軍令如山,他也隻能服從命令,星夜兼程趕往寧羌。
抵達寧羌後,王輔臣迅速展開行動。
他趁著夜色,率領軍隊突襲了立營於寧羌州文廟山的何德成部。
吳軍毫無防備,被王輔臣的突然襲擊打得措手不及,最終大敗而逃,狼狽地逃回了南山。
康熙得知王輔臣取得了這場勝利,非常高興,下令讓王輔臣與副將雷繼忠一同固守寧羌。
然而,王輔臣很快就發現,這寧羌地廣人稀,要想在這裡征收到足夠的糧餉,簡直比登天還難。
康熙聽聞寧羌大軍缺少軍糧,心急如焚,立刻從戶部撥付了十五萬兩白銀,並下令從嘉陵江運送軍糧給寧羌的王輔臣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