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計謀大兵兩手抓_康熙正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康熙正史 > 第893章 計謀大兵兩手抓

第893章 計謀大兵兩手抓(1 / 1)

太皇太後滿意地看著康熙,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意,她將右手中的手鐲取了下來,放在陽光下,那手鐲的紋理和光澤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清晰。

康熙見狀,不禁長歎一口氣,他的臉色有些凝重,緩緩說道:

“不瞞皇祖母,朕昨日出宮時,曾親眼目睹那些八旗家奴們的所作所為。他們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不僅在大街上欺壓百姓,更是橫行霸道,無惡不作……朕本就打算對他們加以治理,以正朝綱。”

就在昨日,康熙如往常一樣,在茶樓上悠然自得地喝著茶,俯瞰著京城的街景。

然而,這平靜的時光卻被一群八旗家奴的行為所打破。

康熙遠遠地看到,一群身著華麗服飾的八旗家奴,正圍著一個年輕女子,對她肆意辱罵和推搡。

那女子麵容姣好,卻被嚇得花容失色,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康熙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怒火,他對這些八旗家奴的行為深感厭惡和憤恨。

這些人仗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京城橫行霸道,欺壓百姓,實在是令人發指。

“玄燁,”太皇太後的聲音將康熙從憤怒中拉回現實,“如今朝廷兵力不足,這些家奴們又都是精壯的漢子,若能征集八旗的家奴,或許可以湊成一支幾萬人的大軍啊。”

康熙聽後,眼睛一亮,他站起身來,在慈寧宮的大殿裡來回踱步,思考著太皇太後的提議。

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如果能將這些家奴組織起來,加以訓練,或許真的能成為一支強大的軍隊。

“皇祖母此計甚妙!”康熙興奮地說道,“有了這支軍隊,即便布爾尼不來赴宴,朕也有了應對之策。”

一旁的蘇麻喇姑也微笑著點頭,讚同道:“皇上可速派人去組織訓練,同時繼續用計穩住布爾尼。若他來,便在宴上將其擒獲;若不來,我軍可在開春前完成集結訓練,也能與他一戰。”

康熙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好!朕這就安排下去,定要讓布爾尼有來無回!不過……”他的話語突然停頓了一下,似乎還有些顧慮。

“不過怎麼樣?”太皇太後麵帶微笑,輕聲問道。

康熙眉頭微皺略微沉吟,然後回答道:“不過朝廷的大將們,都已經去了東南、西北等叛軍前線,誰來統軍呢?”

太皇太後見狀,微微一笑,緩緩拿起自己的玉鐲,眼中閃過一絲追憶之色。

她嗬嗬笑著說道:“天聰八年,太宗皇上親率大軍,進攻察哈爾。那一戰,可謂驚心動魄,太宗皇上身先士卒,率領八旗勁旅,如狂風驟雨般席卷察哈爾。”

太皇太後頓了頓,接著說道:“最終,太宗皇上一舉攻克察哈爾大營,林丹汗率領察哈爾餘部倉皇逃往青海……”

康熙聽得入神,他對這段曆史也有所了解,但太皇太後親身經曆過那段歲月,講述起來自然更加生動。

太皇太後將玉鐲輕輕摩挲,繼續說道:“當年太宗皇帝正黃旗帳下,有一員虎將,此人英勇無比,堪稱絕世猛將。”

康熙的興趣被完全勾起,連忙追問:“哦?此人是誰?”

太皇太後微笑著看了康熙一眼,然後將玉鐲遞給康熙,說道:“這支玉鐲,便是那虎將從察哈爾部搶奪而來,太宗皇帝見他戰功赫赫,便賞賜給了哀家。”

康熙一邊看著玉鐲,一邊問道:“那虎將是誰?”

太皇太後嗬嗬一笑:“此人名叫穆哈達,你可知道?”

康熙搖了搖頭:“皇祖母,朕可沒有聽過這個人啊。您的意思,是讓這個人率軍去平定察哈爾?”

太皇太後緩緩地搖了搖頭,輕聲說道:“不!穆哈達已於順治五年離世……”

康熙聞言,心頭猛地一沉,一股無法言喻的失落感湧上心頭。

他不禁喃喃自語道:“死了?”仿佛這個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讓他有些猝不及防。

然而,太皇太後的下一句話卻像一陣春風,稍稍緩解了康熙的心情:“不過,他的兒子,如今已是內閣大學士了……”太皇太後麵帶微笑,目光慈祥地落在康熙身上。

康熙心中一驚,內閣大學士一職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實在想不出穆哈達的兒子究竟是誰。

他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後,疑惑地問道:“內閣大學士?誰?”

太皇太後見狀,微微一笑,輕聲回答道:“圖海。”

“圖海?”康熙一拍腦門,恍然大悟。

他怎麼能把圖海給忘記呢!

圖海的家族與皇室關係匪淺,自他的祖父起,便是太宗皇帝的包衣奴才。

到了圖海的父親,更是曆經天聰、崇德、順治三朝,忠心耿耿。

而如今的圖海,也同樣曆經順治、康熙二朝,一直以來,都是皇家包衣奴才中的佼佼者。

不僅如此,圖海前不久還親自率軍平定了河南、山東、直隸總兵蔡祿的叛亂,立下赫赫戰功。

康熙的眼睛在一瞬間仿佛被點亮了一般,他深知圖海的能力和才乾。

如果能讓圖海來統領由八旗家奴組成的軍隊,說不定真的能夠平定察哈爾之亂,穩定局勢。

然而,康熙心中仍然存在一些疑慮。

畢竟,就連吳三桂造反這樣的大事,也主要是由包衣奴才的主子們參與,而這些正兒八經的旗人們卻很少去參戰。

這是因為按照祖宗的製度,旗人們參與戰爭是他們天生的職責,而家奴們通常隻是負責種地、打理主子的家業等事務,並沒有參軍的資格。

太皇太後似乎看透了康熙的心思,微微一笑,寬慰道:“放心吧,孩子。哀家隻需一道詔令,那些元老勳貴的家奴們必定會儘心竭力地為朝廷調遣。”

就在當天,康熙立刻下令禮部著手準備康熙十四年二月初八太皇太後六十二歲大壽的壽禮。

同時,他還下達了一道諭旨,命令禮部傳達給蒙古各部的汗王、貝勒和貝子們,邀請他們前來京城為太皇太後賀壽。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緬北:強迫臣服 天地翻覆 文娛:北電攝影係大導演 射雕之我為仙帝,當鎮壓此世 混沌奪天訣 葬神之夜 鎏金歲月:妯娌大戰 嬌軟女配被困瘋批修羅場強製掠奪 七零軍婚換嫁高冷軍官後兩胎六寶 緬北歸來:複仇的她致命太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