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站在遠處,一眼便望見了王輔臣。
隻見他身著神父荊條,麵色蠟黃,身形消瘦,看上去十分憔悴。
圖海心中一緊,急忙快步上前,將王輔臣輕輕扶起。
圖海麵帶微笑,柔聲說道:“王將軍,您這又是何苦呢?皇上早已表明不計前嫌,隻要您能迷途知返,回歸朝廷,那可是國家之幸啊!”
王輔臣聽聞此言,不禁老淚縱橫,他顫抖著嘴唇,哽咽著說道:“罪臣我真是糊塗啊!誤信了吳三桂那逆賊的花言巧語,如今才明白皇上的聖明。”
圖海連忙安慰道:“王將軍不必自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隻要您能幡然醒悟,重新為朝廷效力,一切都還來得及。”說罷,他用力扶住王輔臣,讓他站穩身子。
接著,圖海挺直身子,鄭重地對王輔臣說道:“馬鷂子啊,皇上待你情如父子,我圖海以撫遠大將軍的身份在此立誓,必定保你王輔臣一生平安,絕對不會讓你受到殺莫洛反叛之罪的牽連。若有半句虛言,就讓我像這斷了的辮子一樣!”
話音未落,圖海迅速拔出腰間的尚方寶劍,手起劍落,將自己的辮子割斷了兩節。
那斷了的辮子如同失去生命的蛇一般,瞬間墜落在地。
王輔臣見狀,激動得熱淚盈眶,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顫抖著捧起圖海的辮子,泣不成聲地喊道:“大將軍……大將軍……我王輔臣有罪啊……”
王輔臣之所以感動,原因無他,隻因他深知滿人的辮子對於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滿人視辮子為榮耀,甚至將其視為生命一般重要。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滿人均絕不會輕易剪斷自己的辮子。
然而,有一種特殊情況除外,那便是在外征戰不幸身亡,且屍體無法帶回故鄉時,才會選擇原地火化。
而此時,死者的辮子將會被其同伴帶回老家,交予其親人。
親人會專門打造一口棺材,將這割斷的辮子下葬,其意義與漢人傳統的衣冠塚相同。
正因如此,當圖海毅然決然地剪斷自己的辮子時,王輔臣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圖海這是在用自己的性命作擔保,向他承諾日後絕不會受到朝廷的懲處。
王輔臣被圖海的這一舉動深深打動,不禁熱淚盈眶,他哽咽著說道:“請撫遠大將軍,為王輔臣剃發。”
圖海微微頷首,表示同意,然後他接過剃刀,步履穩健地走向王輔臣。
此時此刻,周圍的眾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這一幕,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隻見圖海手起刀落,動作乾脆利落,為王輔臣剃去了那已經蓄了整整一年之久的頭發。
王輔臣跪在地上,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湧出,他的身體因為抽泣而顫抖著。
他知道,這一剃發,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舉動,而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這意味著他真正地回歸了朝廷,過去的所有罪孽都將被一筆勾銷。
圖海走上前去,輕輕地扶起了王輔臣。
他看著王輔臣,臉上露出了微笑,說道:“王將軍,從今天起,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以後,我們一起為朝廷效力,共同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
王輔臣抬起頭,他的眼中充滿了感激和堅定。
他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圖海大人,我王輔臣定當不辜負您的期望,全力以赴,為朝廷儘忠職守!”
圖海安慰了王輔臣一番,然後邀請他一同前往宴會廳。
在宴會上,圖海為王輔臣準備了豐盛的酒菜,兩人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暢談天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