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病日劇,寇在門庭,臣子尚之孝又統兵在潮,臣軀恐有不測,則粵省漸至危急。
請遣威望大臣,星馳抵粵,以資彈壓。
請派遣有威望的大臣,火速趕到廣東,來幫助鎮壓。
逆賊馬雄、董重民等乘高、雷變叛,益肆猖獗。滿漢大兵退駐肇慶,潮逆劉進忠引海寇入犯,提督及平南大將軍等皆退至惠州,請大兵兼程前赴應援。
臣子之孝,仁慈友善,臣請命之孝承襲王爵,以度亂世。
康熙收到了尚可喜的奏疏,立刻就明白廣東的局勢不穩,因此馬上寫了一篇批複,同意尚可喜的請求。
康熙道:
今覽王奏稱,年老漸衰,身嬰屙疾,請遣大臣經理廣東事務,具見王實心為國,計慮周詳。王累世勳舊,奇猷重望,久鎮岩疆,勞績懋著。
朕與王情同父子,誼猶手足,覽疏未竟,朕心惻然。但王屬官兵,駐鎮日久,地方寧謐,措置鹹宜,軍民依賴。
若彆遣大臣前往,恐該省之事,一時未能周知,所關匪細。王可於諸子中擇才略素優者,遣赴潮州整理軍務。
大將軍平南王子尚之孝回省城,侍王左右,扞衛封守。
王其加意調護,期於平複,以慰朕憂慮眷念至意。
王是累世勳舊,有奇謀厚望,久鎮邊關,功績顯著。
自逆賊變亂以來,王篤守忠誠,殫抒籌略,訓練士卒,保障地方,剿禦賊寇,朕所倚毗。
自從逆賊發動叛亂以來,王堅定地保持忠誠,儘情施展謀略,訓練士兵,保衛地方,剿滅抵禦賊寇,是朕所依靠的人。
尚之孝為人謙和,深得朕心,可為襲承王爵。
康熙的批複如同一道閃電劃破夜空,迅速傳回了廣東。
尚可喜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大喜過望,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召回自己的兒子尚之孝,以便讓他儘快回到廣州,承襲王爵。
然而,這個消息對於尚之信來說,卻如同五雷轟頂一般。
他氣得暴跳如雷,嘴裡不停地咒罵著:“又是這個該死的金光!他竟然和父王商議給朝廷上書,而且康熙那老兒竟然還同意了!”
尚之信怒不可遏,一邊怒罵著金光,一邊將桌上的茶杯和茶碗狠狠地摔在地上,瞬間,碎片四濺,滿地狼藉。
謀士張傲站在一旁,看著憤怒的尚之信,無奈地搖了搖頭,歎息道:“將軍啊,若是尚之孝回到廣州府,那可就是生米煮成熟飯了,到時候您就算有再多的計謀也無濟於事了呀。”
尚之信聽了張傲的話,心中更加煩悶,他怒目圓睜,吼道:“我……我豈能不知道?可是事已至此,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那老不死的執意要讓尚之孝承襲王爵!”
張傲見尚之信如此惱怒,便稍稍遲疑了一下,然後小心翼翼地建議道:
“將軍,所謂亂世出英雄,您可是嫡長子啊!想當年,王爺聽信讒言將您廢黜,這對您來說是何等的不公啊!如今,既然這王爵本就應該屬於您,那您何不乾脆出手將它搶回來呢?”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