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康熙說恕他們無罪,三人才稍稍鬆了一口氣,但他們的心中仍然充滿了擔憂和不安。
康熙似乎看透了他們的心思,繼續說道:“隻要尚之信能夠投降,朕仍然不予追究。至於平南王要求葬於遼東,朕也準了!”
康熙的這番話,讓尚之孝、尚之隆和尚之琬三人感到既意外又驚喜。
他們原本以為康熙會對他們嚴懲不貸,沒想到康熙如此寬容大度。
“呃.....那我們?”尚之孝問道。
康熙麵帶微笑,語氣輕鬆地說道:“尚之琬和尚之隆,你們就留在京城任職吧。而尚之孝呢,今日便啟程前往江西,與康親王會合。一旦局勢穩定下來,你就可以率領軍隊攻入廣東,平定叛亂!”
尚之孝聽到這番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狂喜。
他原本還擔心自己會因為某些原因受到責罰,沒想到不僅沒有被懲處,反而得到了這樣一個帶兵平叛、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他立刻跪地謝恩,感恩戴德之情溢於言表。
當天,尚之孝就迫不及待地趕回了江西。
待三人離開乾清宮後,康熙獨自一人靜靜地站在桌前,凝視著桌上的輿圖,突然間,他的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奔湧而出。
“朕……朕實在沒有想到啊,這三藩竟然都造反了……”康熙喃喃自語道,聲音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
最初,吳三桂起兵造反,緊接著耿精忠也舉起了反旗,而如今,兩年過去了,尚之信竟然也囚禁了自己的父親尚可喜,一同反叛。
這一連串的變故,讓康熙感到無比的震驚和羞愧。
時光荏苒,吳三桂起兵造反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年。
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朝廷傾儘全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鎮壓這場叛亂。
然而,儘管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死傷的將士多達幾十萬,但叛亂的火焰卻依舊熊熊燃燒,未能被徹底撲滅。
麵對如此艱難的局麵,康熙皇帝的心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他日夜憂心忡忡,寢食難安,為國家的命運和百姓的安寧而焦慮不已。
然而,在這片黑暗的時刻,終於傳來了一絲曙光。
圖海將軍在平定蒙古和西北之後,率領著他那威震天下的虎軍,如同一股狂風般直撲湖北。
這個消息讓康熙心中稍感寬慰,他知道圖海的軍事才能和虎軍的強大戰鬥力,或許能夠給這場叛亂帶來轉機。
“皇上,既然王輔臣能夠招降,那麼無論是耿精忠、還是尚之信、乃至是孫延齡,朝廷都可以招降。”高士奇諫言。
康熙微微頷首:“你說的對,朕對吳三桂的態度是必剿!而對於其他從叛者,全部可以招降。”
康熙態度明確,隻圍剿吳三桂,至於其他的人,隻要投降大清,一律赦免他們無罪。
因此康熙派出去多個欽差特使,分彆去了福建、廣東和廣西。
就在此時,另一個好消息也接踵而至。
南懷仁先生成功研製出了第四批火炮,這批火炮的威力比以往任何一批都要巨大。
康熙皇帝聽聞這個消息後,親自前往試炮現場,想要親眼見證這一偉大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