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康熙皇帝親手點燃火炮時,隻聽得一聲巨響,震耳欲聾。
那巨大的炮彈如同一顆流星劃過天際,狠狠地砸向了遠處的巨石。
刹那間,巨石被炸得粉碎,濺起的碎石如雨點般四散落下。
眾人見狀,無不大驚失色,驚歎於這火炮的威力之巨。
康熙皇帝見狀,心中大喜過望。他深知這樣的火炮一旦投入戰場,必將給吳三桂的叛軍帶來沉重的打擊。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下令,將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全部運往荊州,以支援前線的戰事。
隨著這批火炮的運抵,戰場上的局勢或許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康熙十六年,這一年對於大清來說,可謂是多事之秋,更是三藩之亂的轉折點。
耿精忠突然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舉動——他撤走了駐紮在江西建昌的耿繼祚部。
這一舉動讓康親王傑書大為疑惑,因為他不明白耿精忠為何會在這個時候做出這樣的決定。
傑書深知耿精忠此舉背後肯定隱藏著某種原因,於是他當機立斷,立刻派出信使,快馬加鞭地將這個消息傳遞到了京城。
康熙在接到這個消息後,也同樣感到十分詫異。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康熙推測耿精忠的內部可能發生了一些問題。
就在康熙思考耿精忠撤軍原因的時候,又有一封重要的信件送到了他的麵前。
這封信是由李光地傳來的,信中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鄭經與耿精忠之間似乎發生了矛盾。
這個消息讓康熙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他認為耿精忠撤軍很有可能是因為受到了鄭經的逼迫。
康熙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他果斷地給傑書下達了一道指令:“耿精忠撤建昌諸賊,其為海寇所逼無疑,我兵宜乘機前進,其令大將軍傑書酌量招撫,勿坐失事機。”
同時,康熙還迅速派出使者,前往福州招降耿精忠。
在康熙的深思熟慮和巧妙布局下,原本錯綜複雜的局勢開始逐漸朝著對大清有利的方向發展。
康熙不僅果斷地命令傑書等人撤除對溫州的包圍,轉而將兵力集中起來,進攻福建,而且還向耿精忠拋出了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條件:隻要耿精忠願意歸順大清,那麼之前他所犯下的一切過錯都可以一筆勾銷。
這一決策背後其實有著深刻的原因。
原來,鄭經曾經向耿精忠請求借用漳州和泉州兩地來招募軍隊,但卻遭到了耿精忠的斷然拒絕。
這一事件導致鄭經和耿精忠之間的關係急劇惡化。
此後,鄭經更是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攻打耿精忠,一舉奪取了他所占據的漳州、泉州以及汀州等多個府縣。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耿精忠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他深知,如果不能守住自己的老家,那麼他將失去最後的立足之地。
在這種情況下,耿精忠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先撤回防守江西的大軍,以確保自己的大本營安全。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