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所言不假,目前的局勢對他來說確實非常不利。
孫延齡勢力強大,一旦吳三桂在前線遭遇挫折,甚至是潰敗,孫延齡極有可能趁機率領大軍攻打昆明,直接斷絕吳三桂的後路。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讓人不得不防。
“可是……可是孫延齡不滅,終究會成為我們軍隊後方的一大掣肘啊!”吳應麒麵露尷尬之色,雖然他也明白吳三桂的顧慮,但孫延齡的存在始終讓他如鯁在喉,放心不下。
方光琛也附和道:“是啊,如今孫延齡和尚之信雖然反叛了,但他們二人盤踞在後方,我們絕對不能有絲毫的失敗,否則必定會遭到他們的毒手啊!”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憂慮和不安。
一時間,營帳中的眾人都紛紛搖頭歎息,麵對如此艱難的局麵,眾人都感到束手無策。
自從吳三桂起兵以來,他還從未遇到過如此棘手的困境。
事實上,自從王輔臣投降朝廷、西北平定之後,吳三桂的敗象就已經逐漸顯現出來了。
原本看似強大的吳三桂軍隊,在失去了王輔臣這個重要盟友後,實力大減,而朝廷軍隊則趁機步步緊逼,讓吳三桂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麵。
然而,這一切吳三桂等人都心知肚明,他們隻是在自我欺騙罷了。
想要北伐成功幾乎是天方夜譚,唯一的一線生機,便是平定東南地區,將長江以北的土地據為己有,如此方能與大清一決高下。
就在這時,突然有士兵來報:“報!馬寶求見!”
“馬寶?”吳三桂聽到這個名字,心中猛地一驚,但同時也湧起了無儘的感慨。
這些年來,他經曆了太多的風風雨雨,也逐漸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他意識到,馬寶才是真正值得信賴的心腹啊!
回想起當年,吳三桂為何會對馬寶心生疑慮,甚至讓他解甲歸田呢?
其實,自從吳三桂起兵造反以來,隻有馬寶這位將軍從未打過敗仗。
然而,當時的吳三桂卻對馬寶產生了懷疑,認為他與劉玄初暗中勾結,企圖在日後架空自己的孫子吳世潘,從而獨攬大權。
基於這樣的擔憂,吳三桂最終決定將馬寶和劉玄初二人趕回了昆明。
如今,當吳三桂再次聽到馬寶的名字時,他的心中充滿了懊悔和自責。
他不禁自問,當初自己的決定是否太過草率?是否因為一時的猜疑而錯失了一位得力的乾將呢?
“快讓馬寶將軍進來!”吳三桂毫不猶豫地命令道。
得到吳三桂的召見,馬寶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快步走進了中軍大帳。
他見到吳三桂後,連忙跪地行禮,高聲說道:“臣馬寶,參見周王。”
吳三桂慢慢地站起身來,身體有些微微顫抖著,仿佛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用儘全身的力氣。
他步履蹣跚地走到馬寶麵前,伸出雙手,小心翼翼地攙扶著馬寶的胳膊,似乎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把他碰倒。
吳三桂凝視著馬寶,眼中流露出複雜的情感。
他看到馬寶那張曾經熟悉的麵龐,如今卻被歲月刻下了深深的痕跡。
馬寶的臉上布滿了皺紋,就像被風吹皺的湖麵一樣,而他的胡須、眉毛,甚至連頭發都已經變得花白,失去了往日的烏黑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