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康親王的軍隊抵達吉安時,安親王早已在城外等候多時。兩人見麵後,彼此都顯得格外親熱。
“康親王,兩年不見,您可真是瘦了不少啊!”安親王笑著說道。
“嗬嗬……安親王,您過獎了。這兩年我在福建也沒閒著,不過相比之下,您倒是變得精壯了許多啊!”康親王也笑著回應道。
寒暄過後,兩人並肩走進了中軍大帳,帳內的桌椅擺放整齊,地上鋪著厚厚的毛毯,帳壁上掛著幾幅山水字畫,顯得格外雅致。
兩人在帳中相對而坐,桌上早已備好了香茗,熱氣騰騰,茶香四溢。
他們一邊悠閒地品著茶,一邊漫無邊際地閒聊起來。
“如今吳三桂勢窮,皇上自然是著急了!”安親王嘴角含笑,不緊不慢地說道。
康親王微微頷首,表示讚同,他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然後緩緩放下,說道:“吳三桂已經是秋後的螞蚱了,蹦躂不了多久。隻要我等齊心協力,想要拿下他,簡直易如反掌!”
“是啊……”安親王似乎若有所思,他的目光落在茶杯上,繼續說道,“若真能如此輕易地拿下吳三桂,那我們還有什麼用武之地呢?”
其實,這樣的話安親王並非第一次說,而且早就傳到了康熙的耳朵裡。
康親王自然也心知肚明,但他隻是微微一笑,順著安親王的話說道:“安親王所言極是,若不是遇到這戰事,恐怕你我都在京城安享天倫之樂,含飴弄孫呢。”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相談甚歡,然而,他們的話題卻始終沒有涉及到吉安的事情。
就這樣,一連五六日,他們每天都是酒足飯飽,然後騎馬打獵,儘情享受這難得的悠閒時光,完全將吉安城的戰事拋諸腦後。
吉安城內,三千守軍嚴陣以待。
這些士兵皆是吳三桂的精銳之師,他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戰鬥力極強。
而統領這支部隊的將領,更是有著“小淮陰侯”之稱的韓大任。
韓大任以勇猛善戰而聞名,他與清軍在吉安城展開了多次激烈的爭奪,每一次都立下赫赫戰功。
在江西這片土地上,他與清軍交戰數十次,勝多敗少,而且常常以少勝多,成為清軍的夢魘。
然而,這一次清軍對吉安城的圍攻已經持續了三個月之久,韓大任卻始終未見吳三桂派人前來救援。
正當眾人憂心忡忡之時,一名斥候突然匆忙闖入帳中,單膝跪地,滿臉焦急地說道:“兩位王爺,吳三桂派大將高大節率領精銳部隊前來支援吉安,距離此地不過三百裡!”
聽到這個消息,安親王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緩緩放下手中的茶杯,沉聲道:“這高大節勇猛異常,來勢洶洶,此番支援吉安,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話音未落,另一名斥候也衝進帳中,稟報道:“王爺,吳三桂還派了馬寶率軍馳援吉安城,距離這裡不到四百裡!”
聞聽馬寶也來了,康親王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緊緊地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忖著。
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說道:“三四百裡的路程,對於他們來說,兩日之內必然能夠趕到吉安。到那時,城內外同時受到攻擊,我們必定難以抵擋,這場仗恐怕是必敗無疑啊!”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康親王深知必須采取果斷措施。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決定升起中軍大帳,召集眾將領共同商議應對之策。
沒過多久,中軍大帳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般矗立起來,文東武西,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