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任和他的父親緊緊抓住馬韁,與姚啟聖一同在波濤中艱難前行。
最終,他們成功地趟過了這片危險的水域,逃離了死亡的威脅。
回想起這段驚心動魄的經曆,韓大任的眼角不禁泛起了淚花。
他緩緩站起身來,聲音略微顫抖地說道:“傳本將軍令,開城投降,迎大清入城!”他的決定乾脆而果斷,沒有絲毫的猶豫。
其實,不僅僅是韓大任,城內的將士們也早已心生投降之意。
畢竟,沒有人願意在這場毫無勝算的戰爭中白白送命。
正如姚啟聖所說:“誰還不是爹生父母養的!”生命的寶貴讓人們在生死抉擇麵前,往往會選擇生存。
隨著韓大任的命令下達,吉安城門緩緩敞開。
他親自牽著姚啟聖的馬,邁著堅定的步伐,引領著姚啟聖走進了清軍的中軍大帳。
安親王和康親王見到這一幕,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
他們立刻下令給城內的兵卒發放軍糧,並每人額外賞賜了十兩銀子,以犒勞這些歸降的將士們。
韓大任提出要求,一定要跟隨姚啟聖才行。
康親王略作思考後,點頭表示同意。
於是,韓大任就這樣順理成章地跟隨著姚啟聖,鞍前馬後,為其效力。
而此時的吉安城,原本是吳三桂的勢力範圍,但由於韓大任的投降,清軍不費一兵一卒便輕鬆將其拿下。
再說另一邊,高大節率領大軍尚未抵達吉安城,就得到探子來報,說韓大任已經投降。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高大節驚愕不已,他怎麼也想不到韓大任會如此輕易地背棄吳三桂。
然而,儘管心中充滿疑慮,高大節還是認為清軍必定在吉安城中設下了重重埋伏,因此不敢貿然進攻。
與此同時,馬寶也得知了吉安投降的消息。
他雖然同樣感到驚訝,但也深知此時局勢已經無法挽回,於是果斷決定轉頭返回湖南。
然而眾人都不知道的是,這韓大任的投降,成為三藩之亂最關鍵的轉折點。
自這一日之後,吳三桂敗多勝少,再也無力反撲了。
康熙七年正月,吉安的韓大任正式投降,這個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讓吳三桂震驚不已。
“韓大任……”吳三桂怒吼一聲,滿臉怒容,“吉安丟了,我在江西的大軍可就危險了!”
當天,江西各地的戰報如雪片般飛來,有的城池已經陷落,有的則是直接投降了清軍。
吳三桂聽聞這些消息,氣得血脈噴張,幾乎要昏厥過去。
“報……澧州城破,總兵戰死!”
這聲驚呼仿佛一道晴天霹靂,在吳三桂的耳邊炸響。他驚愕地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
“什麼?澧州也沒了?”吳三桂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錯愕和遲疑。他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澧州竟然如此輕易地就被攻陷了。
還未等他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又有一名信使匆匆趕來,帶來了更壞的消息。
“報……清軍安徽巡撫送來運沙船四十艘,攻占了洞庭湖,斬斷了我們的軍糧!”
“啊……”吳三桂聞之,更是怒不可遏,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
洞庭湖,那可是他的重要地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