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見狀,趕忙拿起桌上的毛筆,飽蘸墨汁,在宣紙上龍飛鳳舞地寫下“昭武”二字。
待墨汁稍乾,他指著這兩個字,繼續解釋道:“據南方傳來的消息,當地的老百姓們都在傳言,說這‘昭武’二字,無論是橫著看還是豎著看,都像是‘二年’二字。如此說來,這吳三桂的昭武年號,恐怕最多也隻能維持兩年的時間吧。”
康熙聽完,先是一愣,隨即便哈哈大笑起來,他對高士奇的這番解釋頗為讚賞,不禁讚歎道:“哈哈,你這想法倒是新奇有趣!不過,這橫豎皆是兩筆,確實也有些巧合啊。”
高士奇見康熙如此反應,心中稍安,於是接著說道:
“皇上,不僅如此,這‘昭’字乃是由‘斜日’和‘刀口’組成。斜日已過正午時分,自然無法長久照耀;而‘日’又恰好位於‘刀口’之側,這顯然是一種不祥的征兆,預示著吳三桂恐怕命不久矣啊!”
康熙點了點頭,似乎對高士奇的分析頗為認同。
高士奇見狀,膽子也大了起來,繼續說道:“再看這‘武’字,可拆分為‘止戈’二字。‘止戈’者,停止戰爭之意也。這豈不是意味著乾戈即將休止,天下即將迎來大定之局嗎?”
高士奇話一出口,原本還麵帶笑容的康熙和明珠等人,瞬間都收住了笑容,整個場麵變得有些凝重起來。
高士奇見狀,心中不禁一緊,連忙問道:“呃……臣莫不是說錯了什麼?”他的聲音略微有些發顫,顯然對自己剛才的發言有些擔憂。
康熙緩緩地搖了搖頭,目光落在高士奇身上,語氣平靜地問道:“你可懂得陰陽八卦?奇門遁甲之術?”
高士奇一聽,立刻明白了康熙的意思,他趕忙連連擺手,說道:“不不不……這都是《易經》解字而已,解字而已!”他的語速很快,似乎生怕康熙會誤解他的意思。
康熙看著高士奇,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他並沒有繼續追問高士奇,關於陰陽八卦和奇門遁甲的事情,而是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龍案上的輿圖上。
康熙一邊仔細地看著輿圖,一邊若有所思地說道:“長沙、嶽州隻要一破,湖南便猶如探囊取物啊!”他的聲音不大,但卻透露出一種胸有成竹的自信。
高士奇在一旁聽著,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康熙對這次攻打湖南的戰役非常重視,而且也做了充分的準備。然而,他還是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康熙。
於是,高士奇壯起膽子,小心翼翼地說道:“皇上,雖說攻打湖南主要靠水師,但進入湖南腹地,乃至滇、黔、川等地,戰馬才是最重要的啊。”
康熙聽了高士奇的話,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他沉思片刻後,果斷地說道:“你說的不錯!傳旨:朕的禦馬還有一千五百匹,速速撥給長沙前線。”
聞聽康熙竟然將自己的禦馬都捐獻出來了,高士奇心頭猛地一緊,他深知這意味著前線戰事的緊急和嚴峻。
略作思索後,高士奇連忙說道:“陛下,臣家中還有兩匹馬,願一並送到前線,以儘綿薄之力。”
高士奇的話音剛落,索額圖和明珠對視一眼,兩人心領神會。
緊接著,索額圖說道:“陛下,臣家中有幾十匹馬,還有家奴百人,可護送到前線,為陛下分憂。”
明珠也附和道:“陛下,臣也願捐出家奴和馬匹,一同送往前線。”
康熙見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對索額圖和明珠的慷慨之舉表示讚賞,並點頭說道:“如此甚好!那你們的馬,就負責將工部本月生產的一百門火炮運到前線吧。”
原來,南懷仁近期又對火炮進行了改良,這次的火炮堪稱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長筒炮。
康熙親自為其命名為“神功軍炮”,這種火炮專門用於攻打遠距離的城池,威力巨大,而且裝炮彈的方式也非常簡單。
更為重要的是,這門大炮的重量僅有八百多斤,三四個成年男子便可以輕鬆地將其抬著行走,這正符合雲貴川湘等地的複雜地形。
明珠和索額圖捐馬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遍了整個朝廷。
文武重臣們聽聞後,紛紛上書,表示願意效仿二人,將自己家中的馬匹以及可以護送物資馬匹的家奴都捐獻出來,以支援前線的戰事。
僅僅一日之間,京城之中就有兩千匹駿馬捐出,運送到前線時,還帶上了不少的物資。
時光荏苒,轉眼便到了康熙十七年四月底,此時的朝廷已經對嶽州、長沙等地形成了一個巨大而嚴密的合圍圈,就如同一張天羅地網,將吳三桂的勢力緊緊籠罩其中。
在吳三桂的陣營裡,原本平靜的湖麵被這突如其來的局勢攪動得波濤洶湧。
其中,方光琛所支持的吳應麒,在曆經一番波折後,終於被吳三桂任命為防守嶽州城的總督。
這本該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但吳應麒的內心卻並不像表麵那樣平靜。
他深知,自從劉玄初離世後,吳三桂似乎也逐漸從迷茫中清醒過來。
而他與方光琛之間的關係,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曾經的親密無間,如今已漸漸被疏遠所取代。
吳應麒暗自思忖著,如今方光琛已失去了吳三桂的信任,如果自己還繼續與他保持聯係,恐怕會引起吳三桂的反感。
為了重新贏得吳三桂的歡心,吳應麒決定采取一些行動。
於是,在各種場合中,吳應麒開始頻繁地提及方光琛的不是。
他添油加醋地描述著方光琛的種種行為,試圖讓吳三桂相信方光琛並非善類。
而本來就對方光琛心存疑慮的吳三桂,在聽到兒子如此說後,心中的懷疑愈發加深。
他開始覺得,方光琛排擠劉玄初或許並非空穴來風,這個人的動機恐怕並不單純。
就這樣,在吳應麒的推波助瀾下,方光琛在吳三桂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成為了一個居心叵測的小人。
於是乎,他當機立斷,將方光琛任命為雲南巡撫,並命令其即刻返回雲南赴任。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