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經過一番診斷,他們戰戰兢兢地稟報:"陛下,您這是氣機鬱結,痰淤礙阻之症啊……"
然而,吳三桂的病情卻如脫韁的野馬一般,急速惡化。
他吞咽粥糜時,喉嚨裡仿佛有無數刀片在攪動,劇痛難忍,食物根本無法下咽。
即使勉強喝下一些參湯,也會混雜著膿血一起嘔吐出來。
更要命的是,他的腹瀉愈發嚴重,一天一夜之間竟然如廁二十餘次,褲襠常常被汙穢沾染。
侍醫的密錄病案上,詳細地記載著吳三桂的病情:“氣血大損,津液枯涸,形銷骨立。此乃七情過極、陽結陰枯之噎膈絕症。”
而此時,清軍的鐵蹄已經攻破了永興和茶陵,穆占部的前鋒距離衡州已經不足百裡,站在城頭甚至可以望見八旗的狼煙。
吳三桂的病重,讓吳應麒感到心慌意亂。
他放棄了守護嶽州的重任,偷偷摸摸的回到了衡州。
來到衡州,吳應麒聯合數十個將領,突然間就控製了衡州城。
終於,到了八月十七日寅時,吳三桂突然像是回光返照一般,精神好了一些。
他緊緊地攥住馬寶的手,艱難地望向西南方向,喘息著說道:“朕……後悔沒有聽從馬寶的‘扼守貴州’之策啊!如果當年不殺永曆帝,又怎麼會導致民心儘失呢……”
話還沒有說完,他就又劇烈地咳嗽起來,那痰鳴聲就像拉風箱一樣,在他的胸腔裡回蕩著。
突然間,他那原本渾濁的雙眼,竟然像決堤的洪水一般,老淚縱橫。
他的聲音顫抖著,充滿了無儘的痛苦和悔恨:“何苦啊!何苦如此啊!”他似乎在質問著命運,為何讓他為了這張龍椅,背負了如此多的罪孽和罵名。
吳三桂深深地歎息著,繼續說道:“為了這把龍椅,朕不僅辜負了明朝皇室的信任,還背叛了清朝的統治。然而,到最後,我卻連一隻狗都不如……”
接著,吳三桂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托孤。
他對著夏國相和馬寶二人,鄭重地說道:“夏國相、馬寶,朕命汝二人,要好生輔佐吳世潘,讓他成為一個好皇帝,將大清逐出中原!”
夏國相和馬寶二人聽聞此言,立刻跪地,重重地磕了幾個響頭,齊聲說道:“陛下放心,臣等定當竭儘全力,輔佐皇太孫!”
吳三桂微微點頭,然而他的眼神卻漸漸黯淡了下去。
就在這時,營帳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呼喊聲,聲音中透露出絲絲惶恐:“陛下,不好了!嶽州城岌岌可危,速速派兵支援啊!”
這呼喊聲如同驚雷一般,在營帳內炸響,讓所有人都為之一驚。
吳三桂心頭一緊,連忙喝問:“嶽州岌岌可危?吳應麒呢?他在做什麼?”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焦慮和擔憂,畢竟嶽州乃是戰略要地,若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回答他的卻是一陣沉默。
吳三桂見狀,心中愈發不安,再次追問:“吳應麒在哪裡?快說!”
終於,有人顫聲回答道:“吳應麒……吳應麒不在嶽州!”
這個答案讓吳三桂如遭雷擊,他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他不在嶽州?那他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