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聞言,眉頭微皺,陷入了沉思。
索額圖見狀,趕忙趁熱打鐵,繼續說道:“皇上,微臣以為,萬正色倒是個合適的人選。此人雖出身低微,但其在福建一帶頗有名望,且對水師事務頗為精通。若由他出任福建水師提督,必能不負聖恩。”
康熙聞聽此言,心中略作權衡,覺得索額圖所言不無道理。
萬正色,何許人也?
原來,萬正色乃是福建晉江人,生於大明崇禎十年。
其家族世代以務農捕魚為業,可謂是出身貧寒。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平凡無奇之人,卻在福建地區聲名遠揚。
8歲的時候,萬正色用口給母親吸毒瘡,母親痊愈。
16歲的時候,其父親犯法入獄,他代父親坐牢,父親才得以出獄。
18歲的時候,萬正色開始考科舉,然而屢試不中。
正當他感到迷茫和失落時,亂世的到來讓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重大轉變。
恰逢亂世,萬正色棄文習武。
正巧趕上了鄭成功統治福建時,萬正色代姑父黃奎從軍,其作戰相當勇猛,人稱“黃大刀。”
然而,好景不長,康熙元年,黃悟背叛了鄭成功,投降了大清。
這一事件引發了鄭成功軍中的兵變,導致鄭軍內部人心惶惶,離心離德。
清軍趁機攻占了廈門,鄭成功在倉促之間隻能逃往金門。
萬正色此時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前有清軍的追擊,後無生路可走。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和大多數福建人一樣,投降了清軍。
康熙三年,萬正色迎來了人生中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
他成功地招降了鄭氏的大將陳燦,這一功績不僅為他贏得了朝廷的賞識,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陳燦不僅帶來了數百艘大船,還有投誠而來的軍民四千人。
由於萬正色的出色表現,朝廷對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將他升任為陝西興安的遊擊。
從此,萬正色正式成為了一名正兒八經的官老爺,開始了他新的人生旅程。
三藩之亂爆發後,天下大亂,戰火紛飛。
萬正色跟隨西安將軍瓦爾卡一同征討吳三桂叛軍。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中,萬正色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軍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戰功。
康熙十七年,萬正色因其卓越的表現被升任為嶽州水師總兵。
嶽州作為戰略要地,對於平定三藩之亂至關重要。
萬正色深知責任重大,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水師的訓練中,決心要以強大的實力直麵掌控嶽州的吳應麒。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籌備,萬正色的水師逐漸壯大起來。
然而,麵對強大的吳軍,他並沒有選擇直接強攻,而是巧妙地運用了反間計。
他散布謠言,挑撥吳應麒與部下將領之間的關係,使得吳應麒對杜輝等十多名將領產生了猜忌。
最終,吳應麒中計,將這些將領斬殺,吳軍內部因此發生了嚴重的內訌。
這場內訌使得吳軍士氣大挫,數千人紛紛逃往荊州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