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緩緩地從座位上站起來,:“老夫這就回京,向皇上稟報出使台灣一事。”
說罷,他整了整衣袖,準備轉身離去。
然而,就在這時,姚啟聖快步走到明珠身邊,攔住了他的去路。
姚啟聖湊近明珠的耳朵,壓低聲音,輕聲耳語了一番。
明珠聽著姚啟聖的低語,臉上的表情先是一愣,似乎有些驚訝,但很快他便恢複了平靜,開始沉思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笑容,輕聲說道:“老東西,毒還是你毒啊……”
姚啟聖見狀,也嘿嘿地笑了起來,他知道明珠已經理解了他的意思。
接著,姚啟聖話鋒一轉,說道:“明相,這件事暫且放在一邊。如今萬正色手握攻打金門島的軍功,要想將他調離福建,還得仰仗您的手段啊。”
明珠歎了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哎……萬正色在此地處處與你掣肘,總是想著保存實力,不敢全力攻打鄭經。本相到了京城,自然會與陛下好生商議此事。”
姚啟聖連忙點頭,感激地說道:“好,那福建的情況,就全靠明珠大人您費心了。”
兩人對視一眼,彼此心領神會,都露出了如老狐狸一般的笑容,嗬嗬地笑了起來。
明珠轉身離去,他的步伐顯得有些匆忙,似乎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而姚啟聖則回到書桌前,鋪開紙張,迅速寫下一道密折。
寫完後,他小心翼翼地將密折裝入信封,封好口,然後叫來一名親信,囑咐道:“此信事關重大,務必八百裡加急送往京城,不得有誤!”
親信領命而去,帶著密折疾馳而去,消失在了遠方。
台灣。
自從明珠離開以後,鄭經依然悠然自得地居住在花園之中,每天與他的小妾們縱情玩樂,對朝政之事完全不聞不問。
如此一來,朝廷的大權自然而然地落入了陳永華和鄭克臧的手中。
鄭克臧負責處理朝政事務,然而,由於他年紀尚輕,經驗不足,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時,他便會毫不猶豫地向他的嶽父陳永華請教。
而陳永華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軍師,不僅對政治有著深刻的見解,還掌管著台灣的水師、陸兵、騎兵等所有軍權。
這一文一武的組合,彼此相互配合,逐漸將台灣的局勢掌控在手中。
此時的鄭克臧,已然二十一歲,他性格堅毅,剛正不阿,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
就在這一天,鄭克臧如往常一樣處理完朝政後,心情愉悅地帶著一群人前往街市上閒逛遊玩。
這條街市雖然熙熙攘攘,熱鬨非凡,但所售賣的物品卻大多局限於海貨,比如龍蝦、鮑魚等等。
至於瓷器、茶葉等大陸的特產,在這裡根本就無從尋覓。
想要購買這些物品,就隻能前往官營的店鋪,然而其售價卻異常昂貴。
畢竟,自從與大陸再次鬨僵之後,台灣想要獲得這些東西變得愈發困難。
鄭克臧漫步於街頭,悠然自得地欣賞著周圍熱鬨的街市景象。
就在這時,小太監王公公忽然開口說道:“世子,前方最為熱鬨之處,便是永福茶館了。那裡不僅有說書的,還有各種表演,咱們去聽一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