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眉頭微皺,一臉凝重地追問道:“明珠,若是朕將萬正色撤職,那麼誰能夠勝任水師提督一職呢?”
明珠略作思索,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他拱手作揖,然後沉聲道:“啟稟皇上,恕微臣直言,以微臣與姚啟聖之見,唯有施琅,方有統領大清水師、收複台灣之能。”
康熙聞聽此言,不禁長歎一聲:“哎……”這聲歎息仿佛包含了無儘的憂慮和無奈。他的身體突然像失去了支撐一般,猛地癱倒在龍椅的靠背上。
明珠見狀,心中一驚,連忙上前幾步,滿臉關切地問道:“皇上,您龍體是否有恙?”
康熙揮了揮手,示意明珠不必擔心。
他緩了口氣,然後緩緩說道:“且不說這施琅其人究竟如何,單就他有兩個兒子尚在台灣這一點,朕實在是難以放心啊……”
康熙的話語中充滿了疑慮和擔憂,顯然對施琅的忠誠度有所懷疑。
姚啟聖推薦施琅,明珠也推薦施琅,甚至如今康熙的新寵臣李光地,同樣對施琅讚譽有加。
這足以證明施琅的能力確實有目共睹,然而,施琅的兩個兒子身在台灣,這卻是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
萬一施琅在海戰中故意戰敗,又或者他心存二心,那麼朝廷恐怕連日後下海的資格都將喪失殆儘。
“皇上,臣這裡有一個好消息,還有一個壞消息,不知您先聽哪一個?”
康熙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先聽好消息吧。”
大臣見狀,心中稍安,連忙躬身說道:“好消息是,臣已經找到施琅的兩個兒子了。”
康熙聞言,臉上的笑容瞬間綻放開來,他的眼睛也亮了起來,急切地問道:“真的嗎?他們現在在哪裡呢?”
大臣猶豫了一下,然後緩緩說道:“在台灣!”
康熙的笑容瞬間僵住,他的臉色變得陰沉至極,仿佛被一盆冰水從頭澆到腳。
他喃喃自語道:“果然在台灣啊……”
康熙的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既有對施琅兒子下落的欣喜,也有對他們身處台灣的憂慮。
他知道,台灣一直是朝廷的一塊心病,而施琅作為曾經的鄭成功帳下第一虎將,他的兒子在台灣,這其中的關係實在是錯綜複雜。
沉默片刻後,康熙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緩緩說道:“那壞消息呢?”
明珠冷笑一聲,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弧度,接著說道:
“壞消息是,嗬嗬……臣在出發前往台灣之前,姚啟聖特意囑咐臣,讓臣向劉國軒詢問這兩個人的下落。
然而,就在臣離開台灣之前,鄭經竟然將施琅的兩個兒子及其家眷七十八口人全部趕到了懸崖上,然後……”
明珠的聲音突然變得低沉,他頓了一下,似乎有些難以啟齒。
康熙的臉色愈發難看,他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明珠,追問道:“然後怎樣?”他的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八度,帶著些許急切和焦慮。
明珠咬了咬牙,終於還是鼓起勇氣說出了那個殘酷的事實:“然後,鄭經下令將他們全部殺了,屍體都被扔到海裡喂了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