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一年二月,春寒料峭,李光地曆經數日跋涉,終於抵達了福州城。
然而,令他驚訝的是,姚啟聖和施琅這兩位他急於想見的人,竟然都不在城中,而是在廈門。
李光地並未氣餒,他稍作休整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廈門。
在廈門,他終於見到了施琅和姚啟聖。
傍晚時分,姚啟聖特意設宴,為李光地接風洗塵。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姚啟聖麵帶微笑,對李光地說道:“光地啊,如今你可是咱們福建的京官了,你這次返鄉,真是光宗耀祖啊!”
李光地聞言,連忙擺手,謙遜地說:“姚總督過獎了,若論官職,您可是封疆大吏,比在下官職高了不知多少倍呢。”
施琅在一旁聽著,突然咳嗽一聲,似乎是在提醒二人。
李光地見狀,嗬嗬一笑,接著說道:“不過,咱們二人雖然都是福建人,這幾年才聲名鵲起。但海霹靂施琅,早在三四十年前,就已經在福建聞名遐邇了。誰聽到海霹靂的諢號,還不嚇得雙腿直哆嗦呢?”
聞聽李光地的吹捧,施琅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笑容,他端起酒杯,輕抿一口,然後緩緩說道:
“光地啊,你年紀輕輕,便已官至內閣,可謂是前途無量啊。以你的才華和能力,將來成為大清的宰相,也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李光地連忙擺手,謙遜地說道:
“海霹靂您過獎了,進入內閣的人比比皆是,且不說我李光地,單是陳廷敬、熊賜履、高士奇這幾位,哪一個不是德高望重的帝師啊?他們入朝為官都已數十載,經驗豐富,我又如何能與之相比呢?”
三人一邊互相寒暄著,一邊頻頻舉杯,不一會兒,桌上的酒壺便見了底。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這三人湊在一塊兒,你一言我一語,氣氛漸漸熱烈起來,不知不覺間,酒意也上了頭。
借著酒勁,姚啟聖突然放下酒杯,一臉不滿地對李光地說道:
“光地啊,你給老夫評評理。老夫曾三次向朝廷舉薦施琅,甚至為此差點被革職查辦。可如今他來到福建,卻對我這個堂堂總督的命令置若罔聞,這豈不是讓老夫心寒嗎?”
李光地聞言,尚未開口,施琅便猛地一拍桌子,打斷了他的話:
“哎,我說老姚啊,你這話可就不太對嘍。你說得對的地方,我自然會聽從你的吩咐;但要是你說得不對,那我又憑啥要聽你的呢?”
施琅一臉嚴肅地看著姚啟聖,毫不客氣地反駁道。
姚啟聖聞言,頓時有些不高興了,他瞪大了眼睛,看著施琅說道:
“哎……我哪裡說得不對啦?你看看現在的情況,鄭經剛剛去世,台灣內部發生了內亂,這可是收複台灣的絕佳機會啊,我們怎麼能錯過呢?”
施琅聽了姚啟聖的話,冷笑一聲,說道:
“我當然知道這是個好機會,可是你看看我們現在的狀況,士兵們還沒有訓練好,船隻也沒有湊齊,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能出兵呢?彆說是去攻打台灣了,恐怕遇到一場風暴,我們這全軍都得覆沒啊!”
施琅的話音未落,姚啟聖就猛地站起身來,指著施琅說道:“光地,你看看,你看看,他就是個膽小怕事的人,就怕自己戰死在海上!”
施琅一聽這話,頓時火冒三丈,他也“噌”地一下站了起來,怒斥道:“姚啟聖!你根本就不懂海戰,就彆在這裡胡言亂語了!”
李光地在一旁看著這兩人爭吵,心裡暗暗叫苦,這兩人怎麼像是吃了槍藥一樣,一點就著啊。
他趕緊站起身來,笑著打圓場道:“二位二位,快都坐下,彆生氣嘛。我這次回到福建,就是專門來給二位當和事佬的,有啥問題咱們好好商量嘛……”
施琅緩緩地坐了下來,他的目光狠狠地瞪向了姚啟聖。
而姚啟聖也毫不示弱,同樣惡狠狠地回瞪了施琅一眼,然後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儘,那杯中的酒仿佛是他心中的悶氣一般。
一旁的李光地將這一幕儘收眼底,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笑容。
隻見他輕聲說道:
“二位大人,莫要動怒。既然大家的想法有所不同,那不如這樣,明日我們召集所有的將領,還有那些精通海戰的人士,一同到中軍大帳中商議一番,聽聽大家的意見如何?”
姚啟聖聽了李光地的話,並沒有立刻回應,而是將目光轉向了施琅。
施琅見狀,也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既然光地都已經開口了,那就照此辦理吧。”
第二天上午,陽光明媚,中軍大帳內人頭攢動。
姚啟聖作為總督,穩穩地坐在主位上,主持著這場重要的辯論大會。
在他的身旁,坐著福建巡撫吳興祚、內閣學士李光地,以及總兵朱天貴、董義等一眾將領。
姚啟聖環視了一下四周,然後開口說道:
“諸位將領,今天把大家召集到這裡,是為了共同商討攻打台灣的事宜。這位是內閣學士李光地,他可是我們福建安溪的同鄉啊!
此次奉旨前來福建,就是為了和大家一起探討如何攻打台灣。大家可以暢所欲言,自由辯論,李光地大人也會為大家提出他的看法和建議。”
眾人聞言,衝著李光地拱手作揖:“李先生。”
李光地麵帶微笑,拱手向眾人施禮,然後緩緩說道:
“諸位同仁,大家大多都來自福建,皇上特意派遣本官返回福建,一來是為了在總督與提督大人之間進行調解,充當一個公正的中間人;二來呢,也是想聽聽大家對於如何征討台灣的看法。
所以,大家儘可暢所欲言,不必有所顧慮,無論誰說得對,誰說得錯,都絕對不會受到任何處罰。”
李光地的話音剛落,現場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眾人紛紛表示讚同。
待聲音稍歇,李光地接著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有請姚總督先發言吧。”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