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原本聽到施琅誘騙眾人去澎湖時,心中不禁一緊,腦海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難道施琅要投降劉國軒?這個想法讓他有些吃驚,因為施琅一直以來都是他頗為信任的將領。
然而,康熙的思維很快就恢複了冷靜。
他想起李光地之前曾給自己上了一道奏折,詳細彙報了施琅的情況和計劃。
既然李光地都如此肯定施琅的忠誠,那麼施琅又怎麼可能會投降劉國軒呢?
正當康熙思考之際,他聽到了後麵發生的事情。
這些消息讓他心中大喜,原本的疑慮也煙消雲散。
就在這時,馬屁精高士奇不失時機地拱手說道:
“皇上,施琅僅憑一葉孤舟,便可以在台灣澎湖這樣的重地肆意漂流,如入無人之境,實乃一員勇將、一員福將啊!”
康熙聞言,臉上露出了笑容,顯然對高士奇的這番話頗為滿意。
見康熙麵露喜色,明珠也趕忙作揖說道:“皇上,施琅之膽略,恐大清隻此一人呐……”
然而,明珠的話還未說完,索額圖便立刻站起身來,高聲打斷道:“明珠所言有誤!”
康熙看到這一幕,嘴角的笑容不僅沒有絲毫減退,反而越發顯得饒有興致,他悠然地開口問道:“哦?明珠他哪裡說錯了呢?”
索額圖麵沉似水,一臉的陰沉,他惡狠狠地瞪著明珠,毫不掩飾自己的敵意,語氣生硬地說道:
“且不說彆的,單就那施琅而言,他本是鄭成功的部將,卻先後兩次投降我大清,而後又兩次背叛我大清,重新歸順鄭成功。如此反複無常之人,實難令人信任。
不僅如此,他還曾兩次率領大清水師攻打澎湖,結果卻都以慘敗告終,幾乎令我大清水師全軍覆沒。
就連微臣也曾勸諫皇上,萬萬不可啟用此等不忠不義之人。
然而,皇上卻力排眾議,執意要重用施琅。皇上的膽識和謀略,豈是那施琅所能比擬的?皇上的膽略,足以勝過施琅萬倍有餘啊!”
這一番話,雖然是在指責明珠,但實際上卻是在變著法子拍康熙的馬屁。
而明珠自然也不甘示弱,連忙附和道:
“索大人所言極是,皇上的英明決斷,實非我等所能企及。當年皇上敢於啟用王輔臣,後來又大膽起用圖海,如今更是毅然決然地重用施琅,這每一步棋,都彰顯了皇上的雄才大略和非凡氣魄。皇上如此用人唯賢,不拘一格,實乃我大清之幸,萬民之福啊!”
一旁的其他人見狀,也紛紛隨聲附和,齊聲高呼:“皇上英明!”
“皇上英明!”
一時間,諛詞如潮,康熙被眾人捧得有些飄飄然起來。
原本康熙還是麵帶笑容、和顏悅色的,然而就在一瞬間,他的臉色突然變得凝重起來,仿佛被一股沉重的壓力籠罩。
他緩緩地說道:“朕雖然鏟除了鼇拜這個權臣,平定了三藩之亂,但如今還有台灣尚未收複,漕運也尚未疏通啊……”
康熙在乾清宮的柱子上寫下了三件事情,其一便是三藩之亂,其二是漕運問題,其三則是河工事務。
可以說,這幾件事情都已經成為了康熙心頭的一塊心病,讓他日夜憂慮。
眾人麵麵相覷,誰也不敢輕易開口詢問,生怕觸怒了康熙。
整個乾清宮內一片死寂,隻有康熙那長長的歎息聲在空氣中回蕩。
“錢呐,朝廷的錢真是難賺啊……”康熙無奈地歎息道。
這句話如同一把重錘,狠狠地敲在了每個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