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知道,無論是平定三藩之亂,還是收複台灣、疏通漕運、治理河工,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然而,朝廷的財政狀況卻一直讓康熙感到頭疼。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打破了乾清宮內的沉寂。
“西北八百裡加急……西北八百裡加急……”
眾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望向門口,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西北八百裡加急……自從平定三藩之亂後,西北已經很久沒有傳來這樣的緊急軍情了。
上一次的西北八百裡加急,還是圖海率領大軍平定王輔臣叛亂時,圖海給朝廷送來的緊急軍情。
聞聽此言,康熙心中不由得湧起一陣不安。
這八百裡加急,通常意味著有重大緊急之事發生,而往往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他眉頭微皺,心中暗自思忖著可能出現的情況。
加急奏疏很快被呈遞到了康熙的龍案之上,康熙毫不猶豫地伸手拿起,目光落在了那封漆之上。
果然不出所料,這封奏疏正是來自西北將軍,也就是忠達公圖海。
圖海,何許人也?
三藩之亂時,察哈爾王叛亂,京城告急。
太皇太後布木布泰推薦圖海為大將軍平叛,圖海由此從文改武。
當年平定察哈爾王叛亂和王輔臣叛亂的大將軍,戰功赫赫,威名遠揚。
圖海在平定王輔臣的叛亂後,馬不停蹄地揮師東進,與安親王嶽樂會師,共同攻打吳三桂。
經過一番激戰,吳三桂最終被平定,而王輔臣則選擇了自殺。
然而,隨著吳三桂的覆滅和王輔臣的離世,西北地區卻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空缺。
這個空缺需要一個有能力、有威望、且能得到康熙信任的人來填補,以鎮守西北這片重要的邊陲之地。
康熙深知,無論是甘肅提督張勇,還是其他將領,都難以達到震懾西北的效果。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無奈地做出了一個決定——任命圖海出任西北三省總督,負責鎮守西北的陝西、甘肅和青海這三個省份,成為這片苦寒之地的封疆大吏。
康熙小心翼翼地打開密奏,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他輕輕抽出其中的一份奏折和一封書信,這兩樣東西讓他的眉頭微微皺起,滿臉都是疑惑不解的神情。
眾人站在遠處,遠遠地觀望著康熙的舉動,沒有人敢發出一點聲音,生怕打擾到皇帝的思緒。
他們都靜靜地等待著,想知道這封密奏裡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之事。
康熙深吸一口氣,緩緩打開了奏折。
當他看到那熟悉的字跡時,心中的疑惑更甚。
這是圖海的親筆信?不會是真的吧?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