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康熙穿梭於老女真部、建州部、葉赫部等地,深入民間,實地考察。
他走過薑女祠,緬懷那段淒美的傳說;他駐足蒙恬鑄造的長城,感歎古人的智慧和勇氣;他漫步在葉赫部落的廢城遺址,遙想當年努爾哈赤金戈鐵馬的英雄事跡。
每到一處,康熙都會感慨萬分,他被這些曆史遺跡所承載的故事深深打動。
有時,他會即興留下詩詞,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這些詩詞不僅成為了他個人的文學創作,更為後世研究當時的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蒙恬所築長城》
萬裡經營到海涯,紛紛調發逐浮誇。
當時用儘生民力,天下何曾屬爾家。
康熙諷刺秦始皇,鑄造了萬裡長城,然而如今並非姓秦,而是姓愛新覺羅。
《薑女祠》
朝朝海上望夫還,留的荒祠半仞山。
多少征人埋白骨,獨將大節說紅顏。
《經葉赫廢城》
斷壘生新草,空城尚野花。
翠華今日幸,穀口動鳴笳。
康熙東巡期間,他不僅遊覽了許多地方,還寫下了大量的詩句。
這些詩句被收錄在《康熙實錄》中,成為了曆史的見證。
雖然康熙以寫詩聞名,但真正讓他聲名遠揚的卻是那些在民間流傳的故事。
據說,康熙曾經微服私訪來到鐵嶺,他不僅欣賞了當地的美景,還品嘗了當地著名的小吃——酸湯子。
在一家小店裡,康熙與店主相談甚歡,兩人就誠信這個話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店主的真誠和坦率給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臨走時,康熙竟然賞賜了店主一百兩銀子!
這個故事在鐵嶺地區廣為流傳,甚至還被寫成了一句詩詞:“人生誠信第一美,康熙賞銀鐵嶺城。”
放下康熙微服私訪不談,且說一說福建。
在九月二十五日這一天,康熙的聖旨終於抵達了銅山。
當“聖旨到”的呼聲在銅山的戰船船艙中響起時,姚啟聖、施琅和李光地三人紛紛跪地,等待著聖旨的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朕惟海疆未靖,逆孽潛蹤,台灣一隅,久梗王化,實乃東南腹心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