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馮錫範被稱為惡魔,劉國軒是既不想得罪馮錫範,又想與他保持距離,因此寧願在澎湖呆著,很少回台灣。
所劉國軒一聽到黃朝來了,心中便湧起一股憂慮。
他深知黃朝此人正直不阿,不會說那些花言巧語。
如果黃朝與馮錫範發生爭執,以馮錫範的凶殘和權勢,黃朝必定會遭到他的迫害。
於是,劉國軒心急如焚地,從澎湖回來,匆忙趕往延平王府。
他心裡暗自慶幸,幸好自己來得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黃朝恐怕早已命喪黃泉,成為大清國在台灣島上犧牲的特使了。
“原來如此啊!”黃朝不禁感歎道,“這馮錫範簡直就是個陰險狡詐之人,其惡劣行徑堪比秦朝的趙高,和漢朝的董卓啊!”
劉國軒微微一笑,說道:“是啊,好在台灣的軍權還掌握在我劉國軒手中,不然的話,這馮錫範還不知道會惹出多少麻煩來呢。”
兩人越聊越投機,話題也越來越廣泛。
他們從兒時的趣事說起,一直談到了康熙元年。
接著,又從鄭芝龍談到了鄭成功,回憶起那些波瀾壯闊的曆史時刻。
最後,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鄭成功收複台灣,以及鄭克爽承襲延平王這兩件大事上。
二十多年一瞬間,眨眼即過。
“觀光兄啊,我黃朝就直說了,大清水師如今實力強大無比,而且還有施琅這樣的名將坐鎮,你劉國軒就算本事再大,恐怕也難以與之抗衡啊!”黃朝一臉誠懇地說道。
劉國軒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以為然的笑容:
“施琅不過是個海霹靂罷了,我劉國軒又何曾怕過他?你們大清的水師能有多少人?你可知道我這裡有多少戰船,多少水軍嗎?”
黃朝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這個我自然是不知道的,但具體數字畢竟屬於機密,我也不好多問。”
黃朝的這番話,讓劉國軒不禁點了點頭,他笑著說道:“嗬嗬……你這小子,倒是還挺清醒的嘛。”
黃朝連忙說道:“觀光兄,我這可都是為了你好啊。若是真有那麼一天,你可得為自己謀劃一條生路啊!依我看,你不如趁早投誠,我們皇上可是日日期盼著你們能夠歸降呢。”
劉國軒聽了這話,臉色微微一變,隨即擺了擺手,說道:“罷了!這種國家大事,咱們就不必再談了!明日還是到我的王府裡詳談吧。”
但凡涉及到國家大事,劉國軒便會緊閉雙唇,絕口不提。
黃朝本有心勸說他投降,最好能率領澎湖的數萬水師和戰船一同歸順。
然而,無論黃朝如何苦口婆心,劉國軒都如同那銅牆鐵壁一般,絲毫不為所動,隻是堅稱這種國家大事,必須由延平王來做決定。
可誰不知道呢,所謂的延平王決斷,實際上就是馮錫範說了算啊!
即便是鄭克爽想要投誠,馮錫範不同意,也算白費。
且說黃朝在台灣停留了數十日之久,期間與馮錫範、劉國軒以及鄭克爽等人,就歸順大清一事進行了多次商談。
黃朝每日都會將討論的結果詳細記錄下來,然後派人乘船送往遠在福建的姚啟聖。
而姚啟聖也毫不怠慢,每日都會派遣特使帶著他的回信趕來與黃朝會合。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康熙二十二年正月。
經過長時間的溝通與協商,雙方的意見終於逐漸趨於一致。
鄭克爽最終決定,派遣天興知州林瑞良和林勘作為使臣,跟隨黃朝一同前往福州,當麵拜見姚啟聖,以敲定最終的歸順事宜。
姚啟聖與林瑞良初次見麵,便猶如老友重逢一般,相談甚歡。
兩人在短時間內迅速達成了一致意見,都認為當前的時機已經成熟,可以向康熙皇帝上書,請求朝廷按照之前的和談條件來處理台灣問題,這樣一來,台灣就無需再通過武力來解決,而是可以實現和平統一。
姚啟聖堅信,這種和平解決鄭氏問題的方案,必定能夠獲得康熙皇帝的認可。
並且自己也會因此被記為大功一件。
於是,在上書給康熙之後,姚啟聖每天都興高采烈地設宴款待林瑞良,以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
然而,施琅得知了姚啟聖招安鄭克爽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他馬不停蹄地飛奔到福州,當麵質問姚啟聖:
“我說老姚啊,我等為了攻打台灣鄭氏,已經厲兵秣馬一年有餘,眼看著就要大功告成了,你卻偏偏要在這個時候議和,你到底圖什麼呢?”
麵對施琅的質問,姚啟聖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圖什麼?如果能夠和平解決台灣鄭氏問題,那麼咱們大清的損失就會少一些,將士們也不必再承受戰爭帶來的傷亡,這難道不是皆大歡喜的好事嗎?”
施琅聽了姚啟聖的話,氣得直跺腳,他狠狠地啐了姚啟聖一口,罵道:“呸!你這個老糊塗,鄭氏跟你和談,完全就是緩兵之計,你竟然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來!”
“施琅,你這是為何?竟然如此口出狂言!我姚啟聖招安鄭氏,乃是為了國家大計,你這般言語,莫非是嫉妒我之功不成?”姚啟聖眉頭緊皺,麵露慍色,質問著施琅。
施琅聞言,更是怒不可遏,他瞪大雙眼,直視著姚啟聖,厲聲道:
“老姚啊老姚,你莫要血口噴人!當年的剿撫並用之策,確是你所提出,打造戰船、招募水師,耗費了你多少心血,我自然知曉。
然而,如今你卻要舍棄這一良策,去與鄭氏和談,這豈不是前功儘棄?你可知道,你的和談之舉,隻會讓我們陷入被動,拖延時間罷了!”
二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在總督府中吵得不可開交。
一時間,府內氣氛緊張到了極點,眾人皆麵麵相覷,不知如何勸解。
施琅怒氣未消,一甩袖子,轉身離去。
他越想越氣,覺得姚啟聖此舉實非明智之舉,於是決定再度向康熙上奏折,陳明利害。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