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留下一句豪言壯語:“日後我若登陸台灣,就從這雞籠山開始!”然後,他指揮著船隊,揚長而去。
“報……”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來,向鄭克爽稟報:“三月初三,施琅攜帶戰船二十餘艘,炮轟雞籠山,並說日後登陸,就從雞籠山登陸啊。”
“什麼?”馮錫範心中猛地一震,滿臉驚愕地站起身來,聲音略微有些顫抖地問道:“雞籠山,雞籠山不是有兩千守軍嗎?怎麼會這樣?”
站在一旁的侍衛連忙點頭,麵色凝重地繼續說道:“施琅的火力異常凶猛,雞籠山的十二艘戰船在他的猛烈攻擊下,紛紛沉沒。而那兩千守軍也未能幸免,被他的炮火炸死了一百多人呐……”
聽到這裡,馮錫範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額頭上甚至冒出了一層細汗。
他迅速鋪開地圖,打開一看,仔細端詳了一番後,終於恍然大悟,明白了施琅的真正意圖。
“延平王,您快看看,”馮錫範指著地圖,焦急地對鄭克爽說道,
“如今施琅的大軍就駐紮在銅山島,這裡離雞籠山很近。隻要等到冬季的季風一到,施琅肯定會率軍傾巢而出,繞過澎湖,避開我們駐軍較多的台灣南部。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朝發夕至,迅速抵達雞籠山。一旦他們成功登陸,我軍恐怕難以抵擋啊……”
鄭克爽聞言,心中一驚,趕忙湊上前去查看地圖。
這一看,他的臉色也瞬間變得慘白,嘴裡喃喃道:“媽呀,可不是嘛!我們不怕跟施琅在海上拚個你死我活,就怕他登陸台灣啊!這可如何是好?”
與施琅進行海戰,勝負難料,畢竟台灣現今的水師實力仍然比大清更為強大。
然而,施琅若率領戰船攻擊守軍力量相對薄弱的雞籠山,那麼大清的陸兵一旦成功登陸台灣,恐怕就無人能夠抵禦他們的進攻了。
“國相啊,這可如何是好呢?”鄭克爽心中焦慮不安,猶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馮錫範眉頭緊皺,沉思片刻後,一咬牙下定決心道:“事已至此,彆無他法,臣願親自前往雞籠山一探究竟,並讓劉國軒派遣一支水師前去鎮守雞籠山。”
鄭克爽聽聞此言,如釋重負,連忙點頭應道:“好,目前看來,也唯有如此了。”
於是,馮錫範當即揮筆寫下一道旨意,命令劉國軒派遣兩千名士兵火速增援雞籠山,並親自馬不停蹄地趕往雞籠山。
劉國軒接到旨意後,深知事態緊急,絲毫不敢怠慢,立即派遣兩千名精兵強將奔赴雞籠山,並配備了四十艘戰艦一同前往鎮守。
非止一日,馮錫範抵達雞籠山。
馮錫範站在雞籠山的山巔,俯瞰著下方的景象,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震驚之情。
原本堅固的城牆如今已變成了一片廢墟,房屋也紛紛倒塌,工事更是損毀殆儘。
這一切,僅僅是施琅率領的二十艘戰船轟炸後的結果。
馮錫範眉頭緊皺,他深知這意味著什麼。
雞籠山的地理位置至關重要,如果施琅攻下此地,便可以西進台北,從而掌控整個台灣北部地區。
而一旦大清的八旗軍隊登陸台灣,那麼就算自己擁有一百萬大軍,恐怕也難以與之抗衡。
想到這裡,馮錫範毫不猶豫地下令,必須立刻重新修建雞籠山的工事和城牆,以抵禦清軍的進攻。
然而,要完成這樣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可如今的台灣,哪裡還能找到如此多的資源呢?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