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康熙的離開,朝堂上的氣氛也隨之變得凝重起來。
大臣們麵麵相覷,心中都在暗自揣測著這場黨爭的最終結果。
所謂議政王大臣商議此案,實際上就是康熙一個人說了算。
如今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中,成員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與康熙九年的時候,情況完全不同。
現在的議政王中,隻剩下康親王傑書、裕親王福全和恭親王常寧這三位了。
而大臣方麵,則有索額圖、明珠等人。
可以說,這個陣容和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康親王傑書這個人,性格非常謹慎。
自從安親王等人失去了議政王的權力之後,康親王就變得格外小心,從來都不敢輕易做出決斷。
康熙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他很清楚康親王這樣做無非是為了自保而已。
不過,為了維持議政王大臣會議的秩序,康熙還是宣布,康親王傑書仍然是議政王之首。
畢竟,在這個位置上,還是需要一個有一定威望的人來坐鎮的。
至於裕親王福全,他可是康熙的哥哥;而恭親王常寧,則是康熙的弟弟。
這兩位親王在朝廷中的地位自然是相當重要的。
至於明珠和索額圖,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都是康熙的心腹重臣,曾經跟隨康熙一起智擒鼇拜、平定三藩,立下了赫赫戰功。
然而,儘管康親王在朝廷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他卻都表現得異常沉默,也不願意率先表態。
明珠可高興了,你康親王不說話,裕親王不表態,恭親王也不開口,那我明珠說話看你們是否反駁。
於是,明珠嘴角微微上揚,發出一陣清脆的笑聲:
“索額圖理應被革去議政大臣、太子太傅、內大臣等職務,心裕也應被革去鑾儀使佐領之職。至於他所承襲的伯爵,應當轉交給應襲之人。諸位覺得這個提議如何呢?”
康親王聞言,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全憑明相定奪。”
明珠見狀,心中愈發得意,他朗聲道:“好!既然如此,我這就立刻撰寫奏折,呈遞給皇上。”
說罷,他拿起筆,蘸飽墨汁,洋洋灑灑地寫了起來。
寫完後,明珠滿意地看著自己的傑作,仿佛已經看到了索額圖被革職後的落魄模樣。
他心中暗自思忖,如果康熙皇帝批準了這份奏折,那麼索額圖將會直接失去手中的大權,淪為一個普通的旗人。
而自己,則將順理成章地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首府,權傾朝野。
回想起這十四年來的經曆,明珠感慨萬千。
自康熙八年他踏入內閣以來,一直受到索額圖的壓製。
無論是在各種決策上,還是在官銜地位等方麵,自己都始終處於下風。
然而,如今終於迎來了這個絕佳的機會,終於可以一雪前恥,壓倒索額圖了!
想到這裡,明珠不禁有些飄飄然,仿佛整個世界都已被他踩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