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施琅轉身走進了內艙,想要看看藍理的情況。
當他走進內艙時,一眼便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藍理。
隻見藍理腹部裹著的白布早已被鮮血染紅,他的臉色蒼白如紙,身體極度虛弱,不時因疼痛而渾身抽搐。
施琅看著藍理這副模樣,心中一陣酸楚,實在不忍心再看下去,隻得默默地退出了內艙。
第二天清晨,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七日,施琅早早地起床,命令船隊集結返航,重新回到八罩島。
他決定讓士兵們在這裡休養一天,同時也好好地思考一下接下來的戰略。
回到八罩島後,施琅先是著手查明昨日戰鬥中的功過。
他將所有士兵召集到一起,開始宣讀獎賞和懲罰名單。
當他念到藍理的名字時,聲音略微低沉了一些:“先鋒官藍理,身負重傷仍然堅持指揮作戰,其英勇無畏令人欽佩,特記一等功!”
接著,施琅又念了其他失蹤和死亡的將士的名字,同樣給予了他們一等功的榮譽。
待功過宣讀完畢後,施琅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
“本將軍昨夜一夜未眠,深思熟慮之後,認為我們在大陸時製定的計劃需要做出一些調整。眾將聽令!”
原來施琅,在昨天夜裡徹夜未眠,一直在深入思考著作戰計劃。
他原本認為,清軍一旦抵達澎湖,鄭軍肯定會因為突如其來的攻擊而陷入混亂,甚至可能會直接潰敗。
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劉國軒的大軍竟然如此訓練有素,他們的陣型不僅異常穩固,沒有絲毫的混亂跡象,反而還非常有層次和章法。
更令施琅驚訝的是,鄭軍的抵抗異常頑強,他們不僅成功抵擋住了清軍的先鋒隊,甚至還差點將其全部殲滅。
麵對這樣的局麵,施琅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戰策略。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施琅決定對清軍進行重新部署。
他將清軍劃分為四個主要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任務和目標。
其一:施琅親自率領五十六隻大型戰船,組成主力攻擊部隊。這支部隊將從正麵直接進攻鄭軍的主力所在——娘媽宮。施琅相信,憑借著清軍強大的實力和自己的指揮才能,一定能夠突破鄭軍的防線,給他們造成重創。
其二:總兵陳莽將率領五十隻戰船,組成東路攻擊部隊。這支部隊將從澎湖灣口東側的內突入雞籠嶼和四角山一帶。他們的任務是作為奇兵,出其不意地攻擊鄭軍的側翼,配合主攻部隊對娘媽宮形成夾擊之勢,從而打亂鄭軍的部署。
其三:總兵董義等統率另五十隻戰船組成的西線攻擊部隊,從灣口西側的內塹進入牛心灣,進行佯動登陸,牽製西麵的鄭軍;
其四:其餘八十隻戰船作為預備隊,隨主攻部隊跟進,又采用部將吳英的計策,發揮清軍戰船數量上的優勢(軍可用於作戰的船隻數量有限),結成“五梅花”陣,以五船圍攻敵一船,這樣,既可免清船互相衝撞之患,又可集中火力將敵船各個擊沉。
施琅在經過深思熟慮和精心策劃之後,終於完成了對戰術的調整。
他宣布,將於十八日再次發動對澎湖的進攻。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