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錫範一時語塞,他知道自己理虧,便不再爭辯。
劉國軒見狀,繼續說道:
“清軍勢大,戰船火炮威力十足,澎湖水師都難以抵擋,更何況我們台灣水師僅有兩萬人,又怎能與之抗衡呢?而且……”
他的目光掃過一旁受驚的鄭克爽,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憐憫之情,這孩子真是可憐啊,年紀輕輕就要麵臨如此艱難的局麵。
劉國軒深深地歎息一聲,臉上露出無奈的神色,緩緩說道:
“而且,現在的情況是,不僅是士兵們,就連普通的民眾也都不想再打仗了。他們渴望能夠早日投降滿清,過上平靜安寧的生活。你們若不信,可以出去打聽一下,看看最近這段時間,光是逃出台灣、前往澎湖投降的百姓和軍民,恐怕沒有一萬,也至少有四五千人了吧。”
聽到劉國軒的這番話,馮錫範頓時瞠目結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心裡很清楚,劉國軒所言不假,如今的台灣大兵確實已經難以指揮調動了。
尤其是那些從澎湖逃回來的士兵,他們早已被清軍強大的勢力嚇得魂飛魄散。
這些人回到台灣後,四處宣揚清軍的厲害,使得原本就惶恐不安的老百姓們更加恐懼。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那些隱藏在暗處的間諜們如鬼魅一般,紛紛冒出頭來,開始大肆散布謠言。
他們信誓旦旦地宣稱,隻要人們前往澎湖投降,不僅能夠填飽肚子,還能分土地耕種。
而且,如果有人想要返回大陸,還會得到一筆豐厚的安家費。
這消息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開來,傳遍了整個台灣島。
原本就人心惶惶的台灣軍民們,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的恐懼和不安被進一步放大。
他們開始竊竊私語,交頭接耳,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和憂慮。
於是乎,無數的家庭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逃離台灣,奔赴澎湖。
他們收拾行囊,扶老攜幼,匆匆忙忙地登上船隻,駛向那未知的彼岸。
一時間,海麵上帆影點點,船隻絡繹不絕,仿佛整個台灣都在湧動著一股巨大的人流。
而這其中,最讓人揪心的,莫過於那些普通百姓們。
他們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今又麵臨著如此艱難的抉擇。
一邊是未知的澎湖,一邊是可能降臨的屠城厄運,他們該如何取舍?
鄭克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紮。
他遲疑地盯著身旁的馮錫範,嘴唇微顫著問道:“國丈……這都是真的嗎?”
馮錫範沉默不語,隻是微微點了點頭,那一瞬間,鄭克爽覺得整個世界都在他眼前崩塌了。
台灣的局勢已經完全失控,不再是他們所能掌控的了。
就在這混亂不堪的時候,台灣的大街小巷突然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告示。
這些告示不知是何人所貼,更不知是何人所為,它們就像幽靈一樣,悄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告示上說道:
“吾斷不報仇,當日殺害父者已死,與他人不相乾,不特台灣人不殺,即鄭家肯降,吾亦不殺。今日之事,君事也、國事也!吾敢報私怨乎?鄭氏若歸順大清投誠,幸事也!大陸台灣同氣連枝,從此不再動武,百姓亦安居樂業!鄭氏執意抵抗,我軍一日便可攻上台灣,以謀反罪抓捕!大清水師提督施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