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既然李先生如此盛情,那我劉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說罷,他順手將桌上的茶葉收了起來。
收好了茶葉,劉國軒轉頭看向李光地,笑著問道:
“李先生,我聽聞您是安溪的才子,二十歲就考上了進士,真是令人欽佩啊!如此年輕有為,當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劉將軍,您也是我福建的大將之才,跟隨鄭成功多年,扶保鄭氏四代郡王,您的大名,在福建可是比我李光地大的多呦......”
商業互吹,到此為止。
二人哈哈大笑。
“劉將軍,您乃通曉大義之人,如今台灣兵疲民乏,難以與朝廷大軍抗衡。一旦朝廷大軍攻上台灣,到時候生靈塗炭,台灣必將陷入一片血海。然而,康熙皇帝對鄭成功讚譽有加,稱其為中華民族之英雄,鄭成功奪得台灣,本是為了保台灣百姓安居樂業。為了鄭成功的英名,為了台灣的百姓,您也得勸說延平王和馮錫範早日歸順呐……”
李光地的這一席話,可謂是語重心長,將劉國軒逼到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他既不能違背老主子鄭成功的遺願,又不能不顧及台灣百姓的生死存亡。
而劉國軒,作為一個早已宣布投降的人,此時更是騎虎難下。
劉國軒沉默片刻,臉上露出一絲苦笑,緩緩說道:“哎……如今施琅勢大,我等亦明白為了百姓,也應該歸順大清……然而……”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李光地急切地打斷:“然而如何?劉將軍有話但說無妨!”
“哎……”劉國軒長歎一口氣,滿臉愁容地說道:“我劉國軒雖然手握澎湖的軍權,但是如今澎湖的大軍已經潰散,而馮錫範卻把持著台灣的朝政。這馮錫範啊……”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馮錫範的無奈和不滿。
聽到劉國軒的話,李光地連忙問道:“您是說馮錫範不肯投降嗎?”
劉國軒苦笑一聲,搖了搖頭說道:“馮錫範現在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一心隻想著出逃呂宋,我勸說他都來不及呢……”
“逃往呂宋?”李光地驚訝地問道。
劉國軒一攤手,無奈地說道:“是啊,他就是這麼想的。不過這也無妨,軍卒們都不肯跟他走,甚至已經殺了主將,四散奔逃了。”
“原來如此!”李光地這才鬆了一口氣,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李光地接著說道:“劉將軍,無論如何,您都要去勸說馮錫範啊。隻要他肯剃發、登陸、稱臣、入京朝聖,其他的一切都好商量。施琅將軍也說了,隻要你們肯投降,他一定會保奏二位以及延平王,封為公侯,說不定以後還有機會入主台灣呢。”
劉國軒聞聽此言,心中不禁一動,他自然明白施琅之前對自己說過的話。
如今能夠留下一條性命,並且保住全家不死,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畢竟,到了京城之後,隻要不被處死,其他的一切都顯得不再那麼重要。
劉國軒略作思考,然後說道:“好!那我明日就去勸說馮錫範!”
李光地看著劉國軒,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緩緩站起身來,走到劉國軒的身邊,俯下身去,在劉國軒的耳邊輕聲低語了一番。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