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話音剛剛落下的瞬間,突然傳來一聲通報,那聲音高亢而響亮,仿佛要衝破屋頂一般:“大清內閣大學士李光地求見!”
這一聲通報猶如一道驚雷,在鄭克爽的耳邊炸響,讓他心頭猛地一震。
而站在一旁的馮錫範,聽到這個名字後,更是驚訝得合不攏嘴。
他對李光地的大名早有耳聞,尤其是當年在大陸時,他曾兩次兵敗,而這兩次的對手,都是姚啟聖。
據說,當時姚啟聖的身邊,就有這麼一位李光地,此人智謀過人,極難對付。
“難道就是那個安溪李光地?”馮錫範驚愕之餘,不禁喃喃自語道。
正當他心中暗自思忖之際,隻見一個身著二品文官補子官服的人,步履穩健地緩緩走進了延平王府的議政殿內。
“外臣李光地,見過延平王。”來人站定後,不卑不亢地向鄭克爽行禮道。
鄭克爽見狀,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劉國軒,然後立刻說道:“賜座。”
“多謝延平王。”李光地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謝過之後,便徑直走到一旁的座位上坐了下來。
在這議政殿內,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寬敞的殿內,隻有延平王鄭克爽、馮錫範和劉國軒三人端坐於上座,而其他的人則都恭敬地站立著。
回想起上一次明珠來此的時候,當時的延平王還是鄭經,他甚至都沒有給明珠賜座。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了。
眾人心中都跟明鏡兒似的,雖然目前李光地的地位尚不如鄭克爽,但誰又能說準未來呢?
說不定哪一天,李光地就會如那青雲直上的大鵬一般,扶搖直上,最終登上大清丞相的高位;而與之相對的,鄭克爽或許就隻能在那牢獄之中,以王爺的身份度過餘生了。
就在這時,隻聽李光地朗聲道:“延平王,李某此次乃是奉大清康熙皇帝之命,特來與延平王和談。”
李光地帶著一種不卑不亢的氣勢,頗有風度。
鄭克爽聞言,微微一笑,緩聲道:“願聞其詳。”
李光地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康熙皇帝的旨意,乃是要你們剃發、稱臣、登陸、入京麵聖,這四件事,缺一不可。”
他的話音未落,馮錫範便迫不及待地打斷道:“我們隻願意稱臣,絕不同意剃發、登陸,更不會入京麵聖,不過,我們可以歲歲朝貢。”
李光地緩緩搖頭,似乎對馮錫範的話並不意外,他淡淡地回應道:“你們沒有選擇的餘地。”
說罷,李光地突然站起身來,他的動作雖然不大,但卻帶著一種無法抗拒的威嚴。
他挺直了身軀,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在場的眾人,然後高聲說道:
“八罩島海域,施琅將軍早已布下天羅地網,駐防的守軍嚴陣以待,你們休想從那裡逃脫。至於逃往呂宋,更是癡人說夢,因為你們的去路早已被我軍截斷。如今的你們,就如同被圍困在孤島上的困獸一般,無路可退!”
“你.....”施琅斷了他們的去路,讓馮錫範怒不可遏,然而,他也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