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上來!”康熙聞聽此言,心中不禁一喜。
站在一旁的小太監見狀,趕忙上前幾步,噔噔噔地走到康熙麵前,將奏折小心翼翼地遞給了康熙。
康熙滿心歡喜地伸出手去,正準備接過奏折時,突然間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嗬嗬一笑,轉頭對身旁的明珠說道:“明珠啊,你來替朕宣讀吧。”
“遵旨!”
在朝堂之上,宣讀奏折一直都是明珠的特權。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聲音悅耳動聽,更是因為他深知皇帝的喜好和需求。
無論是滿文、漢文、蒙文,甚至是回文,明珠都能夠輕鬆讀懂,並且在翻譯時遊刃有餘。
隻見明珠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然後小心翼翼地打開奏折,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朗聲念道:
“康熙二十二年七月十五日,鄭克塽派遣偽官馮錫圭等人,以及偽侯劉國軒、偽伯馮錫範,還派遣其弟偽副使劉國昌、馮錫韓等人,攜帶降表文稿來到臣的軍前,請求上繳偽冊印,並率眾登岸,以求得到妥善安置。”
念到這裡,明珠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繼續念道:
“臣隨即派遣侍衛吳啟爵、筆帖式常在與馮錫圭等人一同前往台灣,特牓示曉諭偽官兵民,查驗他們是否已經薙發。如果屬實,便令鄭克塽等人繕寫降表,並將偽冊印一並齎送過來,以便臣代為上奏。
至於台灣雖然地處海外,但地方廣袤,有千餘裡之遙,戶口也多達數十萬。對於台灣土地,究竟是棄守還是堅守,還需恭候聖上裁決。”
群臣聞聽此言,如蒙大赦,紛紛跪地叩拜,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聲音猶如雷霆萬鈞,響徹整個宮殿,震耳欲聾。
康熙見狀,心中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他不禁想起了這二十多年來的艱辛曆程,曆經無數次的挫折與磨難,如今終於成功收複了台灣,解決了鄭氏集團這個心腹大患。
他越想越激動,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宮殿中回蕩,久久不散。
笑罷,康熙高聲說道:
“諸位愛卿快快起身,今日朕真是高興啊!這麼多年來,朕一直為此事憂心忡忡,如今終於得以解決,實在是大快人心!來,咱們一起乾一杯,共慶這曆史性的時刻!”
眾人聞言,紛紛起身,臉上都洋溢著欣喜之色。
明珠更是搶先一步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此次平定台灣,不僅解除了東南地區的一大隱患,更是彰顯了我大清國的國威!此乃皇上之洪福,亦是我大清之幸事啊!”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群臣齊聲附和,聲音此起彼伏,好不熱鬨。
康熙滿心歡喜,他在原地轉了一圈,似乎在尋找著什麼。
突然間,他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毫不猶豫地脫下了身上那件八月十五宴會專用的禮儀龍袍,然後高聲喊道:“賞施琅!”
賞臣子龍袍?
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啊!
不僅在康熙朝,就算是整個大清國的三代皇帝中,也絕對是獨一份兒!
眾人見狀,無不為之震驚,同時也被康熙對於施琅的賞賜感動。
“吾皇萬歲!萬萬歲!”群臣再次跪地叩拜,山呼之聲比之前更加響亮,整個宮殿都被這歡呼聲所淹沒。
康熙端著一杯酒,走下台階。
在文武群眾之中,看著八月十五正圓的月亮,邊走邊作詩一首:“
《中秋日聞海上捷音》
萬曆扶桑早掛弓,水犀軍指島門空。
來庭豈為修文德,柔遠殊非黷武功。
牙將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