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天他們將麵臨一個重大的決定——剃發。
這一舉動意味著他們將徹底告彆明朝,歸順大清。
施琅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感慨萬千。
南明小朝廷曆經風雨,至此終於壽終正寢。
而鄭成功一手打造的明鄭集團,也在這一刻徹底歸順了大清。
施琅深吸一口氣,走到鄭克爽麵前,親自拿起剃刀,為他剃去了長發。
鄭克爽的表情有些複雜,既有對過去的不舍,也有對未來的迷茫。
剃發完畢後,施琅又將清朝的袍子、褂子、靴子、帽子等一一賜給了大家。
這些服飾代表著他們新的身份和歸屬。
施琅特彆留意到了劉國軒,他親自挑選了一些好看的衣服,走到劉國軒麵前,微笑著說:“國軒,這些衣服你穿上一定很合適。”
劉國軒接過衣服,眼中閃過一絲激動的淚花。他哽咽著說道:“提督大人!”一邊說,一邊拜了下去。
施琅連忙還一個大禮,說道:“國軒,大清歡迎你。”
劉國軒有些惶恐地抬起頭,說道:“今日我劉國軒不過是個俘虜罷了,提督為何還以大禮相待?”
施琅嗬嗬一笑,回答道:“我施琅是好漢一條,你劉國軒也是一條好漢。我施琅敬重的是好漢,而非身份地位。”
劉國軒聽了施琅的話,心中一陣感動。
他原本以為自己會受到屈辱和冷落,沒想到施琅竟然如此看重他。
在這一刻,劉國軒對施琅充滿了敬意和感激。
他知道,自己在大清的未來或許會有新的機遇和挑戰,但他相信,隻要有施琅這樣的人在,他一定能夠有所作為。
劉國軒聽著施琅的話,心中愈發感慨,他不禁回憶起當年在國姓爺帳下的時光。
那時的他年輕氣盛,一心想要立功,卻因為嫉妒施琅的才能而與他產生了矛盾。
兩人爭奪功勞,互相排擠,最終導致施琅離開台灣,遠走他鄉。
施琅看著劉國軒,嘴角泛起一絲微笑,似乎早已看透了他的心思。
他緩緩說道:“二十幾年過去了,這些往事都如同過眼雲煙一般,何必再提呢?不過……”
施琅話鋒一轉,突然提高了聲音,“你劉國軒確實是個好漢啊!彆人或許不明白,但我知道,你在關鍵時刻能夠看清局勢,果斷地勸馮錫範和鄭克爽投降大清,這不僅保住了你自己的性命,也讓台灣的百姓和軍卒免受戰亂之苦。這才是真正的明智之舉啊!”
劉國軒心中暗自慶幸,還好自己當時能夠審時度勢,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他知道,如果不是施琅的寬宏大量,自己恐怕早已性命難保。
想到這裡,劉國軒對施琅的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幾分。
八月十八日夜,施琅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裡,思緒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