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一聽康熙的話,立刻滿臉諂媚地奉承道:“皇上聖明啊!”
他那副阿諛奉承的樣子,簡直讓人作嘔。
康熙見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後若有所思地問道:“聽說,納蘭性德回來了?”
原來,早在康熙二十一年的冬天,康熙皇帝親自巡視東北地區,抵達了吉林烏拉。
在回京之前,他特意任命薩布素為黑龍江將軍,並命令納蘭性德與薩布素一同前往雅克薩。
這次出行,一方麵是為了詳細調查雅克薩的地理地形、民生民風等情況;另一方麵,則是要摸清楚羅刹國的布防和兵力狀況。
納蘭性德接到命令後,便以捕鹿的名義前往雅克薩進行調查。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去竟然長達一年多之久。
直到康熙二十三年的二月,他才剛剛抵達山海關。
“回皇上的話,納蘭性德尚未到家,今天應該是剛剛度過山海關。”明珠趕忙回答道,臉上還掛著一絲討好的笑容。
其實,不僅康熙想念納蘭性德,明珠作為父親,對兒子的思念更是與日俱增。
畢竟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見麵了,誰能不想念自己的親人呢?
“皇上,納蘭性德大約再過兩天就能抵達京城了。”明珠滿臉笑容地稟報著。
康熙聽聞後,喜形於色,他興奮地一拍手,說道:“好啊!那我們即刻出城,去迎接納蘭性德吧。”
然而,明珠卻連忙擺手,打斷了康熙的話,“皇上,納蘭性德並無功績,怎可如此興師動眾地去迎接他呢?”明珠的話讓康熙陷入了沉思。
的確,納蘭性德既非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也不是像康親王和安親王那樣位高權重的皇親國戚。
若以臣子之禮去迎接他,似乎有些不妥;但若以朋友之禮相待,又恐引得朝中大臣們在背後議論紛紛。
康熙在心中反複權衡利弊,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主意。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嗬嗬一笑,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這樣吧,讓太子和胤遈一同去迎接納蘭性德。”
太子胤礽今年已然十歲,而大阿哥胤遈則年長兩歲,今年十二歲。
康熙覺得這個安排頗為妥當,既能顯示出對納蘭性德的重視,又不會讓太子過於屈尊。
然而,明珠卻再一次出言反對:“皇上,太子乃是國之根本,豈能輕易屈身去迎接一個無功之人呢?但大阿哥就不同了,他去迎接納蘭性德便已足夠。”
康熙略一思索,覺得明珠所言甚是有理。
畢竟胤遈與明珠之間有著叔外祖父與外孫的關係,而與納蘭性德則是表叔侄的關係。
侄子迎接叔叔,這在情理之中,再自然不過了。
於是,康熙當機立斷,下令讓胤遈騎著馬出城五十裡去迎接納蘭性德。
胤遈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絲毫不敢有半點怠慢,趕忙率領著一支龐大的儀仗隊,浩浩蕩蕩地出城而去。
然而,當胤遈抵達指定地點後,他卻覺得這樣似乎還不足以表達對表叔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