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小心翼翼地拿起奏折,仿佛它是一件珍貴的寶物。
奏折的封麵已經有些磨損,邊角處也有一些褪色,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康熙對它的重視。
他輕輕地翻開奏折,裡麵的文字映入眼簾,這些字雖然有些模糊,但康熙還是能夠辨認出它們的內容。
臣納蘭性德謹奏:密陳雅克薩羅刹軍情及邊民疾苦事
臣奉旨偵察之經過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臣奉聖諭隨副都統郎談以捕鹿為名,北行至黑龍江雅克薩地界。曆時兩月餘,密察羅刹兵力部署、城防工事及我朝邊民生計,今據實奏報,伏乞聖鑒。
一、羅刹兵力部署與城防虛實
1.駐軍規模與結構
雅克薩城內俄軍約四百五十人含火槍兵、炮兵及哥薩克騎兵。另據降卒供稱,尼布楚一帶俄軍總數約二千,然分駐各堡,兵力分散。
2.城防工事
俄軍恃木城為固,城牆以巨木壘築,高兩丈餘,外覆泥土,尋常炮石難摧。城四角設棱堡,每堡置炮台,可交叉火力覆蓋城外。壕溝深一丈五尺,溝底密插尖木樁,阻我軍近攻。
3.火器配置
火炮:城頭共置十二門銅炮,其中重炮四門,射程約二裡;輕炮八門,機動性強。火槍:俄軍配燧發槍三百支,射速勝我鳥槍,然彈藥儲備不足,據窺其庫藏僅夠半月之用。另有舊式火繩槍百餘支,分發於民兵。
二、雅克薩周邊我朝百姓困頓情狀
1.村落分布與人口
雅克薩城外百裡內,原為我達斡爾、索倫部故地,今存村落七處:
額蘇裡屯:最大聚落,約二百餘戶,多以漁獵為生。烏魯穆丹屯:臨黑龍江,百二十戶,屢遭羅刹劫掠。其餘如多金屯、畢拉爾屯等皆散居山林,每屯不過數十戶。
2.羅刹暴行與邊民之苦
俄軍強征糧秣、毛皮,每戶歲納貂皮三十張,民多破家。擄我丁壯為奴,築城伐木,死者十之三四。百姓避居山林,田畝荒蕪,饑饉頻仍,竟有易子而食者據降卒口述)。
三、破敵之策與天時地利
1.羅刹之弊
孤軍深入,援兵自尼布楚至需二十日,糧道易斷。木城雖堅,然畏火攻,若以火箭焚其糧庫,必生內亂。俄軍驕橫,疏於巡防,每至深秋江麵未凍時,守備最懈。
2.我軍勝算
臣觀地勢,雅克薩三麵環林,可伏精兵;南臨江岸,宜以紅衣炮列陣轟擊。若發兵三千,攜紅衣炮二十具輔以火攻、圍困之法,必可克城。邊民久苦羅刹,願為內應,可助向導、運糧。
四、懇請聖斷
臣觀羅刹竊據雅克薩,非為久治,實恃械利城堅。然其勢如無根之木:兵少糧匱、民心思清、天時不利。皇上若決意征討,可命黑龍江將軍統兵,趁今冬江冰未合時進擊,則城破可期。
伏願陛下念邊民泣血之痛,振天威以北討,複聖土於龍江!
臣納蘭性德謹奏
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廿九日
康熙緩緩地合上折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之情。
這一年多來,納蘭性德不辭辛勞,深入調查研究,終於將羅刹國的情況摸得如此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