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賜履在講述完這段曆史後,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是在給聽眾一些時間來消化這些信息。
然後,他接著說道:
“到了順治十五年,這支侵略軍變得越發肆無忌憚,他們竟然侵占了我國蒙古族茂明安部的居住地尼布楚。不僅如此,他們還將尼布楚改名為涅爾琴斯克,並在那裡構築起堅固的城堡,以此作為他們進一步向黑龍江中下遊擴張的中心據點。”
可以想象,這支控製著尼布楚的羅刹鬼子軍隊,其實力定然是非常強悍的,他們就像一群凶猛的野獸,對我國的領土虎視眈眈。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朝廷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於是,在順治十五年的六月,朝廷下達命令,派遣寧古塔昂邦章京沙爾虎達率領一支由滿人、赫哲人、達斡爾族等組成的混合軍隊,前往鬆花江流域,抵禦沙俄的侵略。
而這位沙爾虎達,正是鑲藍旗的都統,他肩負著保衛國家領土的重任,率領著這支軍隊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
這一段曆史,對於明珠來說簡直如數家珍。
想當年,順治皇帝頒布聖旨之時,他恰好就在朝堂之上,親耳聆聽了這一重要決策。
當時,沙爾虎達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軍事才能,通過深入偵查,察覺到僅憑陸軍力量,要戰勝羅刹國人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於是,他果斷決定建造戰船,訓練水師,以增強清軍的水上作戰能力。
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裡,沙爾虎達展現出了驚人的組織和領導能力。
他不僅成功地建造了47艘戰船,而且這些戰船種類繁多,包括大興的戰船、輕型的戰船等多種不同類型的戰船,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水上作戰編隊。
不久之後,沙爾虎達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
他的情報網發現了斯捷潘諾夫船隊的蹤跡,這讓清軍有了與敵人正麵交鋒的機會。
雙方在鬆花江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峙。
清軍的戰船數量達到了47艘,而斯捷潘諾夫的船隊僅有20艘,清軍比對方多出整整27艘。
不僅如此,清軍的兵力也達到了1400人,比斯捷潘諾夫的500人多出900人。
無論是戰船數量還是兵力,沙爾虎達都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六月二十日,炎炎夏日,酷熱難耐。
沙爾虎達率領清軍艦隊如疾風驟雨般突然發動襲擊,他們的戰船如餓虎撲食一般衝向斯捷潘諾夫的船隊。
刹那間,四十艘戰船如離弦之箭,狠狠地撞擊在斯捷潘諾夫的戰船陣中,原本緊密的陣型瞬間被衝散,首尾難以相顧,隻能被迫向岸邊靠攏。
戰鬥異常激烈,喊殺聲、槍炮聲響徹雲霄。
沙爾虎達站在船頭,高聲命令清軍:“眾軍鼓棹,直逼賊船!”
清軍士兵們士氣大振,紛紛奮力劃船,如洶湧的波濤一般直衝向敵船。
一時間,鳥槍、火銃、大炮等各種火器同時開火,密集的彈雨如蝗蟲過境般向斯捷潘諾夫的戰船傾瀉而去。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