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稍作停頓,接著說道:
“然而,我大清的駐軍卻遠離雅克薩城,以寧古塔為基地。
若要攻打俄軍,就必須提兵北上數千裡之遙……所謂兵貴神速,即便我們能夠成功擊敗俄軍,但由於補給線過長,軍需供應困難等問題,在取得勝利之後,也不得不立刻撤軍。
而一旦我軍撤離,俄軍便會趁機再度入侵,迅速構築工事、建造木城,重新盤踞於黑龍江、鬆花江流域。”
康熙的話語如重錘一般敲在眾人的心上,讓他們深刻認識到當前局勢的嚴峻性。
所謂我大清進,而俄軍退;我大清退,則俄軍進,如此循環往複,清軍始終處於被動地位。
“我大清對於黑龍江和鬆花江的態度,確實需要做出一些改變了。”
康熙一臉凝重地說道,“明安達禮輕易進取,卻沒有考慮到糧餉補給的問題,導致軍隊在前線陷入困境;而巴海則過於輕敵,沒有充分重視敵人的實力,這些錯誤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損失,絕不能再犯!”
他深深地歎了口氣,仿佛對這兩場戰役的失利感到十分痛心。
這時,高士奇開口問道:
“皇上,黑龍江流域本來人口就稀少,而且主要是以鄂倫春、達翰爾、蒙古、女真等十幾個民族部落為主,我們該如何攻打羅刹人,又該如何進行有效的防禦呢?”
康熙微微一笑,對高士奇的問題表示讚賞,“問得好!”
他說道,“朕的意思是,要想阻止沙俄的入侵,我們不僅要依靠軍隊的力量,還要充分發動當地的民眾。隻有將兵民結合起來,才能做到防患於未然。”
康熙說著,目光轉向了龍案。
龍案上擺放著一道文書,那是他親自書寫的。
文書中詳細記錄了他對於黑龍江等地的看法,以及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想出的應對策略。
這道文書正好可以在大朝會上拿出來與大臣們共同商討。
“永戍黑龍江!若不施行永戍、自鬆花江、黑龍江等所居住子民,日後都會被俄國侵占。”康熙一臉嚴肅的說道。
“永戍黑龍江?”
眾人麵麵相覷,心中都暗自思忖著黑龍江這個苦寒之地。
那裡的環境極其惡劣,不僅漢人對其望而卻步,就連滿人也都不願意去那裡生活。
夏天或許還能勉強忍受,但一到冬天,就隻能靠喝雪水和打獵來維持生計了。
如此艱苦的地方,誰會願意永遠戍守在那裡呢?
康熙冷笑一聲,看著眾人的反應,然後開口問道:“怎麼?對於永戍黑龍江這件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索額圖見狀,連忙站出來說道:“皇上,永戍黑龍江並非完全不可行,隻是……”
他一邊說著,一邊環顧四周,觀察其他大臣的反應。
然而,還未等索額圖把話說完,明珠便搶過話頭說道:
“永戍黑龍江,有三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其一,戍邊將士的家眷必須一同前往;其二,需要鑄造城池以供居住;其三,朝廷需要補給大量的糧食,並開設學堂,同時還得從內地運送大量的生活物資過去。”
康熙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接著追問道:“璦琿城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