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將國書遞給了米海羅的拉丁文翻譯,然後說道:“這是朕給你們俄國的國書,裡麵詳細闡述了朕對於和談的看法和條件。”
米海羅一邊看,一邊臉色漸變:
大清國皇帝敕諭俄羅斯察汗:
昔日,爾國安居於爾之領地,未曾侵擾我大清國界,邊境百姓得以安寧。
然爾等羅刹,卻突然入侵我境,肆意騷擾地方,搶奪百姓財物,擄掠婦女兒童,惡行累累,令人發指。
朕本應即刻派遣大軍前往征討,以正國法。
然朕擔憂一旦兵戎相見,不僅會破壞多年來的友好關係,更會使邊境百姓遭受戰亂之苦,故一直隱忍未發。
朕曾將曉諭此事緣由之諭旨交予爾國使臣,並派遣專人前往雅克薩、尼布楚等地傳達旨意,然至今未見爾國派人前來,亦無任何回複。
豈料,爾等不僅不知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愈加派遣羅刹竄入我內地,燒殺搶掠,無所不為,甚至收納我大清之逃犯。
朕雖對此深感痛心,但仍念及兩國多年來的情誼,不忍即刻發兵征討。
為避免生靈塗炭,朕僅派遣官兵,截斷爾等之去路,招安恒、滾等地之羅刹,對其赦免罪責,不予誅殺,予以收養。
此乃朕之仁德之舉,亦望爾察汗能知曉朕之苦心,停止侵擾我大清邊境之行為,歸還所掠之物,釋放被擄之百姓,以恢複兩國之和平友好。
由於羅刹俄羅斯)不斷地騷擾滋事,朕決定派遣大軍前去征討……
倘若你們憐憫邊境的百姓,使他們免受戰爭帶來的苦難和流離失所的痛苦,不引發戰爭,就應當迅速撤回雅克薩的羅刹軍隊,並以雅庫等地為界限居住。
希望你們能夠明確地回複或者派遣使者前來,朕會命令征討大軍停止前進,撤回至邊界地區。
這樣一來,邊疆就會安定,不再有侵擾的禍患,貿易和派遣使者也能夠和睦相處。特此諭告。
康熙接著說道:
“你把這封國書帶給你們的沙皇,如果他仍然不肯交出根特木耳,也不退出侵占我國的雅克薩等地,那麼咱們之間必定會爆發戰爭。朕隻給你們半年的時間考慮。”
儘管如此,康熙並沒有放鬆對黑龍江戍邊事務的關注和安排。
黑龍江的田禾,通常在九、十月份進行收割。
因此,康熙皇帝早已秣馬厲兵,計劃最晚在八月份派遣軍隊,務必在兩個月內抵達黑龍江,趁雅克薩尚未凍土下雪之際,一舉將其攻下。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一件意外之事的發生,讓康熙皇帝怒不可遏,甚至直接中斷了原本定於康熙二十三年收複雅克薩的計劃。
“皇上,薩布素的折子到了。”一名太監匆匆忙忙地走進宮殿,向康熙稟報。
“哦?”康熙聞言,臉上露出些許興奮之色,“看來朕交代給他的事情,應該已經辦妥了。”
一旁的高士奇見狀,也隨聲附和道:“皇上,您說的,莫非就是搗毀羅刹的田禾一事?”
康熙微微一笑,點頭應道:“你呀,真是朕肚子裡的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