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親王都是經驗豐富的將領,他們若肯出山,或許能馬到功成。
在平定三藩之亂的過程中,康熙皇帝借口處置了安親王。
安親王是一位資深的親王,他在朝廷中擁有一定的權力和地位。
然而,由於康熙皇帝對他的猜忌和不滿,最終收繳了他的議政王大權。
此時的安親王已經年過六旬,身體狀況可能不如年輕時那般強壯。
而且,北境的寒冷氣候對於一個老年人來說也是一種考驗。人們不禁擔心,他是否能夠承受這樣的環境和壓力。
在思考這個問題時,康熙皇帝意識到自己需要一個合適的人選來接替安親王的位置。
經過深思熟慮,他認為康親王是最合適的人選。
康親王府內,氣氛有些凝重。
當太監傳旨說皇上今晚請康親王到乾清宮用膳時,康親王感到十分驚訝。
他不禁問道:“乾清宮用膳?你可知道是什麼事兒?”
太監搖搖頭,表示自己並不知情。
康親王心中暗自思忖,皇上突然請他用膳,究竟所為何事呢?
他實在想不明白其中的緣由。
然而,既然是皇上的旨意,他也隻能遵命前往。
三藩之亂平定後,除了康親王之外,其他所有的議政王都被康熙皇帝砍掉了權力。
取而代之的,是索額圖、明珠、陳廷敬、李衛等內閣班子成員。
康親王心裡非常清楚,自己不過是康熙皇帝的一個障眼法而已。
儘管如此,康親王還是多次向康熙皇帝請辭議政王的職位,但康熙皇帝始終沒有批準。
這讓康親王感到十分無奈,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在這個位置上待多久。
後來,康親王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向康熙請了病假。
沒想到這一招還真管用,康熙二話不說就批準了他的病假申請。
從那以後,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這三天,康親王都會按時參加大朝,但對於國家大事,他卻始終保持沉默,從不發表任何意見。
這樣一來,康熙不但沒有找他的麻煩,反而對他多次進行賞賜。
康親王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終於摸清楚了康熙的意圖。
於是,他每天都在家裡悠閒自在地喝酒品茶,儘情享受生活的樂趣,日子過得好不愜意。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三年過去了。
就在康親王幾乎已經忘記了朝堂之事的時候,康熙突然派人來請他去乾清宮赴宴。
這突如其來的邀請讓康親王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實在想不出來康熙找他到底有什麼事情。
儘管心中充滿疑慮,但康親王還是不敢怠慢,下午時分便早早地來到了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