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這些人是你的同胞,”彭春指著那群俘虜,“你去告訴他們,大清皇帝有好生之德。頑抗者,如此地之屍;歸降者,可活命,甚至有榮華富貴。我大清的威嚴,他們已經見識過了。現在,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大清的仁德。讓他們做出選擇。”
“遵命,大將軍!”
張誠走到俘虜們麵前,用純正的俄語開口了。
他的聲音不高,但在寂靜的營地裡異常清晰。
俘虜們先是驚訝,隨即露出了專注的神情。
張誠先是描述了剛才戰鬥中藤牌兵的神威,告訴他們,這僅僅是大清軍隊的一種。
大將軍身後,還有數萬這樣的精兵,以及能把雅克薩城牆轟成碎片的“神威無敵大將軍”炮。抵抗是毫無意義的死亡。
接著,他話鋒一轉,開始講述自己的經曆。
他如何從一個階下囚,因為歸順而得到寬恕,被皇帝賜名,分得田地和房屋,分配老婆,過上了比在西伯利亞當哥薩克好上千百倍的生活。
“……我們的沙皇把我們當成消耗品,扔到這片冰冷的土地上送死。而東方這位偉大的皇帝,卻把我們當人看!”張誠的聲音充滿了感情,“活著,才有希望。是選擇像條狗一樣毫無價值地死在這裡,還是選擇歸順,像個人一樣在東方開始新的生活,你們自己選!”
一番話下來,俘虜們原本死灰般的臉上出現了動搖。
他們交頭接耳,最終,一名看似頭目的哥薩克站了起來,扔掉了藏在懷裡的匕首,跪了下來。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跪倒在地。
彭春看著這一幕,臉上露出了微笑。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戰鬥的勝利。
數日之後,彭春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押解著六十六名歸降的羅刹兵,緩緩地返回璦琿城。
這支隊伍綿延數裡,軍旗飄揚,盔甲鮮明,好不威風!
而精奇裡江口大捷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黑龍江兩岸。
人們奔走相告,歡呼雀躍,為清軍的勝利而欣喜若狂。
尤其是福建藤牌兵的赫赫戰功,更是成為了邊疆軍民口中傳頌的佳話,被人們津津樂道。
清軍的這次大勝,不僅讓當地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也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
當地的達斡爾、索倫、鄂倫春等民族的勇士們,紛紛來到璦琿城,自願加入到修城的隊伍中來。
此時的璦琿城,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數千名軍民齊心協力,乾勁十足。
他們唱著歡快的歌曲,喊著響亮的號子,有的抬著沉重的石頭,有的扛著粗壯的木頭,忙碌而有序地進行著修築城牆。
康熙二十三年十月十五日,京城。
“太好了!太好了!”康熙看完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的奏折以及彭春的奏折後,難掩內心的激動,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