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彭春下令放出哨探,前往雅克薩附近進行偵查,以獲取更多關於敵軍的情報。
康熙二十四年四月初,彭春在營帳中奮筆疾書,寫下一道奏折,詳細彙報了目前的戰況以及自己的戰略部署,然後派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四月中旬,江水已經完全化開,大地解凍。
時機到了!
愛琿城,這座矗立於黑龍江右岸的軍事重鎮,此刻正被一種緊張而肅穆的氣氛所籠罩。
城內外的營帳連綿不絕,旌旗在凜冽的春風中獵獵作響,刀槍如林,甲胄生輝。
空氣中彌漫著戰馬的嘶鳴、士卒的呼喝以及皮革與鋼鐵混合的味道。
這,便是即將遠征雅克薩的大清王師。
彭春厲聲喊道:“聖天子康熙的諭旨早已傳遍九邊,沙皇俄國的哥薩克,即我朝所稱之“羅刹”,盤踞雅克薩城,屢屢犯邊,騷擾我索倫、達斡爾等部族,其行徑已如疥癬之疾,漸成心腹大患。
皇恩浩蕩,先禮後兵,然羅刹頑固不化,唯有以雷霆之勢,方能彰顯天朝威儀,永固北疆。”
“驅逐羅刹、還我家園!”
此次出征的統帥,乃是欽點的都統彭春。
他年屆不惑,正值壯歲,久曆戎機,目光如鷹隼般銳利。
此刻,他正立於愛琿城的城樓之上,憑欄遠眺。
身邊簇擁著一眾將領:須發已有些花白、神情沉穩的前鋒統領郎談;身形魁梧、麵容剛毅的都統班達爾沙;以及地頭蛇,早已對黑龍江流域了如指掌的黑龍江將軍薩布素。
“諸位,”彭春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風聲,“聖上將此重任托付於我等,三千將士的性命,北疆萬裡的安寧,皆係於此役。此去雅克薩,非為殺戮,乃為驅逐。要讓羅刹小醜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彭春的目光掃過階下的軍陣。
那裡有從烏喇、寧古塔征調來的一千五百名八旗精銳,他們是冰雪中磨礪出的戰士,堅韌而悍勇。
旁邊是五百餘名索倫、達斡爾的獵手,他們生於斯、長於斯,馬術精湛,箭法如神。
遠處,是由福建提督麾下調來的五百藤牌兵,他們的將領林興珠是個精瘦的南方漢子,眼神裡透著一股與北方將領截然不同的機敏。
這些手持輕便藤牌、腰挎鋒利戰刀的士卒,將是近戰攻堅的奇兵。
此外,還有一千名來自京師八旗和索倫、達斡爾部族的兵士,負責押運糧草,保障大軍後勤。
三千人的軍隊,水陸並進,陣容不可謂不盛。
四月二十二日午時,吉時已到。
彭春一聲令下,號角長鳴。
停泊在江邊的數百艘大小船隻,揚起了風帆。
岸上的軍士們依次登船,江麵上頓時一片繁忙景象。
薩布素早已將江道水文探查清楚,船工也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
大軍從愛琿城出發,溯黑龍江而上,直奔雅克薩。
初時,風平浪靜,士氣高昂,士兵們在船上談笑風生,憧憬著建功立業,榮歸故裡。
他們唱著家鄉的歌謠,雄壯的歌聲在寬闊的江麵上回蕩,驚起一群群水鳥。
彭春站在旗艦的船頭,看著浩浩蕩蕩的船隊,心中充滿了信心。
他知道,這一戰,不僅是為國征戰,更是為萬世開太平。
雅克薩的羅刹,必須被連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