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一係攻勢淩厲,緊扣“國威”、“戰略”;索額圖一黨則穩守“現實”、“民力”,寸步不讓。
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火藥味,黨爭的陰影在這一刻顯露無疑。
明珠索額圖爭吵,康熙不屑的將頭轉向一旁,望向李光地。
“皇上,臣有話要說。”李光地知道康熙的意圖,立刻站起身說話。
康熙微微頷首:“李愛卿但講無妨。”
李光地先是對著明珠和索額圖分彆拱了拱手,以示尊重,然後才開口道:
“明相國主張北上建城,以絕後患,其誌可嘉,其勇可佩。索相國憂心國庫民生,力主持重,其慮深遠,其心可敬。臣以為,二位相國之言,看似水火不容,實則皆為我大清江山社稷著想,隻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
他先是做起了和事佬,緩和了殿內劍拔弩張的氣氛。
“皇上,臣在福建老家時,曾聽聞海邊漁民有言:
‘巨浪來時,善泳者不逆流而上,而順勢尋機。’羅刹之患,正如這北方瀚海掀起的巨浪。我軍攻克雅克薩,是擊碎了浪頭,但整個瀚海的水,依舊冰冷而洶湧。”
“臣以為,索相所言的錢糧、民生之困,是眼下最真實的難題,不容回避。東北的氣候,遠比我們想象的更為惡劣。
臣曾調閱過寧古塔將軍的奏報,當地的軍屯推行了數兩年,至今仍是舉步維艱,產出之糧,尚不夠駐軍勉強糊口,稍有天災,便需關內接濟。
雅克薩比寧古塔更北、更寒,倉促之間推行大規模屯墾,無異於癡人說夢。至於百姓遷移,更是萬萬不可。我大清以仁孝治天下,豈能行此酷政?”
李光地的話,有理有據,充滿了詳實的數據和現實的考量,讓明珠和高士奇的反駁顯得蒼白無力。
“但是,”李光地話鋒一轉,又看向了明珠,“明相國所言的羅刹必將卷土重來,也絕非危言聳聽。因此,固守之策,同樣不可取。臣以為,皇上之前的聖諭,其實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他頓了頓,朗聲道:
“皇上命薩布素將軍駐紮墨爾根,築造新城,此乃神來之筆!墨爾根城,地理位置適中,北可連愛琿璦琿),南可接應寧古塔、,北可威懾雅克薩方向。我們應當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先將墨爾根城打造成一個堅不可摧的戰略基地。有了墨爾根,我們就有了穩固的後方和前進的跳板。”
“臣的方略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將墨爾根城建設完善,同時在墨爾根至愛琿一線,建立數個小型驛站和屯墾點,將補給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待墨爾根根基穩固,糧草充足,兵員齊備之後,再以此為基礎,向北推進,或是在更靠近雅克薩的地方再建一城,或是直接揮師北上,屆時,我軍進可攻,退可守,主動權便完全掌握在我等手中。
這雖然需要好幾年的功夫,但每一步都踩在實地上,遠比現在孤軍深入、懸於一線要穩妥得多。正應了皇上之前的指示:‘雅克薩城雖已克取,防禦工作決不可疏’。”
李光地的這番話,不偏不倚,既肯定了北伐的必要性,又指出了立刻北伐的危險性,並給出了一個具體、可行的替代方案。
他巧妙地將自己的策略與康熙之前的聖諭聯係在一起,顯得既忠誠又高明。
朝堂之上,大部分原先支持明珠的官員,此刻也陷入了沉思。
李光地的方案,雖然慢,但勝在穩妥,幾乎找不到任何明顯的破綻。
太和殿內,再次陷入了長久的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龍椅之上。
明珠、索額圖、高士奇、李光地,四位權臣的觀點已經悉數陳列,棋盤已經擺開,現在,隻等最後的執棋者落子。
康熙的目光緩緩掃過階下的臣子。
他看到了明珠眼中的不甘,索額圖臉上的凝重,李光地的坦然,以及高士奇略顯不安的神色。
他將這些人的心思,儘收眼底。
許久,他終於開口了,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了大殿的每一個角落。
“諸卿之言,朕都聽到了。明珠慮遠,索額圖持重,李光地務實。你們都是我大清的股肱之臣,所言皆出於公心,朕心甚慰。”
他先是給予了所有人肯定,沒有偏袒任何一方。
這讓剛才還劍拔弩張的兩派大臣,都稍稍鬆了一口氣。
“雅克薩,必須要守,但如何守,確需萬全之策。李光地所言的‘步步為營’之策,朕以為是老成謀國之言。就依你所奏,先全力築造墨爾根城,將東北的防線,打造成一道銅牆鐵壁。
此事,交由兵部與工部協同辦理,薩布素、溫岱、納秦、博鼎等人各司其職,務必辦好。”
此言一出,索額圖和李光地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微笑,而明珠和高士奇的臉色則瞬間黯淡了下去。
看來,皇帝最終還是采納了保守派的意見。
然而,康熙接下來的話,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但是,”康熙的目光變得銳利如鷹,直視著明珠,“明珠所慮,也並非杞人憂天。羅刹之患,不可不防。但朕以為,北疆之患,尚在肘腋;而另一處之患,已近心腹!”
“皇上所指……?”滿朝文武,無不愕然。
康熙緩緩站起身,走到殿前,目光仿佛穿透了太和殿的重重殿宇,望向了遙遠的西北方。
“噶爾丹!”
他口中吐出的這個名字,讓殿內所有人的心頭都是一凜。
準噶爾部的首領噶爾丹,近年來勢力急劇膨脹,統一漠西蒙古,虎視眈眈,其野心昭然若揭,對大清的威脅,遠比遙遠的沙皇俄國更為直接和致命。
“彭春,是大將之材。”康熙的聲音加大,“他克雅克薩,威震敵膽,如今正是聲望如日中天之時。這樣一員猛將,將他放在冰天雪地的雅克薩去督造一座城池,監督一群工匠,豈非是大材小用,明珠暗投?”
明珠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迷惑和震驚。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