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相,李光地沒能見容若最後一麵,實乃人生一大憾事啊!我今日特地前來,隻為送他最後一程,也算是儘了一份心意。”
三人緩緩地走進靈堂,靈堂內一片肅穆,白色的帷幔隨風輕輕飄動。
康熙步履沉重地走到納蘭性德的棺木前,凝視著棺中那張麵容蒼白如紙的麵龐,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悲痛。
他想起了與納蘭性德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的君臣之誼、詩酒唱和,如今都已成為過眼雲煙。
“容若,朕來看你了。”康熙輕聲說道,聲音略微有些哽咽。
他伸出手,想要觸碰一下納蘭性德的臉龐,卻又在最後一刻收了回來,仿佛生怕驚醒了他的長眠。
李光地也緊跟著走上前,他的目光同樣落在了納蘭性德的身上,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愧疚和不舍。
“容若,為師來晚了。”他喃喃自語道,聲音中充滿了懊悔。
明珠站在一旁,默默地垂淚,他看著康熙和李光地,心中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種滋味湧上心頭。
他深知納蘭性德與康熙之間的特殊關係,也明白李光地對納蘭性德的器重,而如今,這一切都已隨著納蘭性德的離去而煙消雲散。
“皇上,容若走得很安詳,他在臨終前一直念叨著皇上的恩德。”明珠打破了沉默,輕聲說道。
康熙微微點頭,“容若才華橫溢,是朕的肱股之臣,他的功績朕定會銘記於心。”
他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其中蘊含的悲痛卻是無法掩飾的。
李光地也道:“明相,容若一生磊落,雖未能在他病重時探望,但他的才情與品德,世人皆會銘記。”
靈堂內一片肅穆,原本嘈雜的人聲在康熙踏入的瞬間都消失得無影無蹤,隻剩下女眷們壓抑的抽泣聲,如泣如訴,仿佛整個靈堂都被哀傷所籠罩。
康熙靜靜地站在那裡,凝視著靈堂中央擺放的棺木,久久沒有說話。
他的身影在昏黃的燭光下顯得有些落寞,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和棺木中的人。
過了好一會兒,康熙才緩緩轉過身來,他的目光落在了跪在地上的明珠身上。
明珠的臉上寫滿了悲痛,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但他還是強忍著不讓它們流下來。
康熙輕聲說道:“明珠,節哀順變。”
康熙的聲音如此低沉溫和,卻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惆悵。
明珠極力克製內心的悲痛,叩頭謝恩,哽咽顫抖著著說道:“臣明珠,代逝去的容若,多謝皇上前來相送。”
康熙點了點頭,他的目光緩緩掃過靈堂內懸掛的挽聯。
每一幅挽聯都用精美的字體書寫而成,上麵的字句無一不是對納蘭性德的讚譽之詞。
這些挽聯來自於納蘭性德生前的文友們,他們用文字描繪出了納蘭性德的一生,有對他才華的欽佩,有對他人品的讚揚,還有對他獨特個性的欣賞。
康熙看著這些挽聯,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他對納蘭性德的喜愛是毋庸置疑的,但此刻,他卻感到有些煩躁。
也許是因為納蘭性德的離去讓他意識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暫,即使是像納蘭性德這樣才華橫溢的人,也無法逃脫命運的安排。
康熙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